第A2版:要闻

我省农业执法晒出2016“成绩单”

全省出动执法人员7.9万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4.4万家次,同比均增长44%

  □见习记者 杨凌紫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省农业行政执法总队了解到,2016年全省农业执法系统在案件查处、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农业生产事故调处等方面均取得好成绩。据统计,全年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7.94万余人次,比上年增长44.6%;检查各类农资生产经营主体4.42万余家次,比上年增长44.7%;查获假劣农资989吨,比上年增长99.8%;立案查处违法行为1411起,比上年增长12.3%;罚没款613.51万元,比上年增长16.1%。
  2016年,全省各地通过开展“绿剑”集中执法行动,实施种子、草莓、杨梅、莲藕、柑橘、中草药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加强与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的协作,从源头堵截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流入农业生产环节。与此同时,省农业执法总队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提升改造软件系统、强化考核通报、树立典型示范、推广先进经验等措施,在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全省87个涉农县(市、区)已有3601家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应用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系统,同比增长24%;审核录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同比增长72%;备案农资商品数同比增长38%,系统使用率大幅度提升,采集农资商品经营数据同比增长84.1%,一张便捷、管用的农资监管与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全省。
  我省还修订了《浙江省农业生产事故技术鉴定办法》和《浙江省农业生产事故处置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技术鉴定和调处程序。全年共调处各类农业生产事故317起,同比增长5.3%,为农民争取赔(补)偿款693.8万元,同比增长67.8%,其中,赔补偿金额50万元以上的有4起,最大的一起赔(补)额达176.1万元,为我省农业生产安全、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