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人物

把良种良法带给千家万户

——记余杭区农技推广中心粮油站站长方文英

  •   □见习记者 杨凌紫
    人 物 速 写
      方文英,女,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站站长。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方文英一直致力于余杭区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先后引进、示范、推广杂交粳稻“甬优12”、早稻“中早39”、油菜“浙大619”等高产优质新品种,此外她还开展粮油技术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到各镇、街给农民上课,指导他们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技术推广应用率,为余杭区稳粮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
      “预计北方强冷空气明晚起影响我区,请各农户注意做好防风、防寒工作!”“放心,我已颗粒归仓。”“大小麦没事吧?”“等冷空气来了就停播了,早的苗已经长得很好了。”……虽然已经下班了,但方文英仍没有空下来,冷空气即将到来,她急忙利用粮油大户微信群提醒农户们及时采取防护措施。从事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20多年来,方文英心系农户,时刻关注田间作物长势,当好农民稳产增收的守护人。
      作为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站站长,方文英大部分时间都和同事奔走在田间地头,推广新品种,指导农户采用适当的栽培技术。“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就拿‘甬优12’的推广来说,起初,很多农户由于不了解这一新品种的特性,不确定最终能够实现多少产量,都采取观望态度。”方文英说。
      2011年,方文英从宁波市引进杂交粳稻“甬优12”,面对新品种推广面临的重重困难,方文英想,得用产量说话。方文英和同事将引进的40公斤‘甬优12’的种子分发给有关乡镇的种植大户进行示范种植,从五月份种子一“落地”,他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督促农户及早播种、控制栽插密度在规定范围内、指导农户合理施肥……良种搭配良法才能实现高产,从种子播种、培育壮秧到最后的收割,每一个栽培环节我们都精益求精,帮农户把好技术关。”方文英回忆道,“8月份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也是‘甬优12’防治稻曲病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时间,帮助农户做好防治工作。”那段时间,方文英几乎每天一大早就带上草帽、肩披一条湿毛巾、穿上黑胶鞋,钻进稻田,顶着烈日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方文英和同事的指导下,余杭区示范种植“甬优12”的第一年里,径山镇的一位种粮大户就实现了每亩760多公斤的产量,创造了当时余杭区水稻亩产的最高纪录。看着长势喜人的“甬优12”,“实打实”的产量数字让农户们逐渐乐意接受这一新品种。与此同时,方文英和同事又加快步伐,前往各个镇开展相关培训,来提高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率。截至目前,余杭区“甬优12”累计推广面积达到6万余亩,平均亩产达760多公斤。今年由方文英指导种植的径山镇麻车头村的“甬优12”百亩示范方中,有一田块亩产达到932.4公斤。
      推广工作虽然很辛苦,但看到引进、推广的一个个优质新品种屡创高产新记录,农户们丰收后喜笑颜开,方文英心中也充满喜悦。“推广粮油作物良种良法是促进农户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余杭区甚至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我会怀着责任心,继续做好示范、推广工作。”方文英说。
    方文英顶着烈日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