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员敬一山近日在《广州日报》撰文说,目前,我国无人机已超过2万架,其中一半以上没拿到无人机驾照,处于“黑飞”状态。无人机引起的安全问题引人关注,建立怎样的管控秩序,成为相关行业迫在眉睫的问题。
确实,无人机在很多领域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不仅航拍、快递等民用领域,一些政府部门的监管,也开始使用无人机。但无人机也会带来一些新麻烦。因为其飞行区域不明确,可能导致侵犯隐私、造成安全隐患等问题;另外,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域,无人机还可能带来不同的问题。比如靠近机场、军事保密区或者人口稠密区等,无人机的活动范围显然要受到更严格的限制。
按照现有规定,每次飞行之前都要申报,这显然不具备很强的操作性,也是很多无人机“黑飞”的重要原因。所以,面对“黑飞”现象,需要通过调整法规、创新技术,以实现更科学的监管,保证行业良性发展。相关部门应及时跟踪行业动态,对于共性的问题,拿出全国性的法规,同时留下足够的空间给行业协会或者地方监管。在这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新技术,多一些“无人”思维,比如“电子围栏”“无人机云”等,让无人机可以自动识别禁飞区,同时保证无人机的大数据都能在相关部门的掌握下,如此才可以保证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监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