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食用菌种植季节。连日来,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技术推广站的练长勋师傅马不停蹄地跑遍了福建、江西两省的8个食用菌生产基地,为当地购买菌种的菇农提供栽培技术指导服务。
“把大棚的内架从中间分开,留出1.5到2米的通风道,好的香菇棒要及时放气,从上到下,分批分层,选择发透的放;放好气的棒要放最上层,没发透的要放底层;坏的菌棒全部去袋后堆积,让其自然发酵……”“你这里海拔太低,地气闷热不通风,水源又有养猪场,不适合栽培香菇,如一定要栽培的话。要重新选场地……”在江西省崇仁县,菇农吴勇从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购买了5万棒的香菇胶囊菌种及包种,却因场地没选好,加上菇棚方向建错,导致烂棒严重。练长勋师傅获悉后,赶赴现场仔细察看,帮助吴勇出谋划策,并耐心地提供技术指导。“你要尽快整理好黑木耳场地,因为黑木耳菌棒不比其它菌类,发透一个礼拜内必须打好出耳孔并排场,不然遇到高温天气很容易发黄而不出耳……”在福建南平西芹镇,一吴姓菇农购买的5万棒夏菇菌种虽然发菌良好,但当练师傅查看了其生产的7万黑木耳菌棒后,发现有的菌棒已快发透,但出耳场还未选好,练师傅马上提醒他要抓紧落实场地,建好耳棒架,并指导他做好后期管理。“您要经常抽空到我们这来指导啊!”福建省闽清香菇基地的菇农老毛听了练师傅的建议后,握着他的手激动不已。当地不少菇农在练师傅的现场指导下,解决了生产上不少技术难题,他们都十分感激。为了让菇农们放心,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承诺,只要在该中心购买一定规模的菌种,中心便会派技术人员每月上门指导一次。
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是我省食用菌一级菌种定点生产单位,也是国内最大的食用菌原种生产供应单位,主要从事食用菌育种驯化、栽培研究、菌种生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品研发。由于菌种和技术服务打包销售,受地各地菇农欢迎,大大促进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据统,今年前三季度,该中心销售香菇菌种7.92万袋,香菇胶囊菌种12.08万片,其中35%销往省外,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西、贵州、云南、湖南等地。 姚炜卿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