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人物

张乐:在不断挑战中超越自我

  •   □见习记者 杨凌紫 文/摄
    人 物 简 介
      张乐,第三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个人二等奖获得者,第五届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水产品组第一名。自2004年毕业以来,张乐一直在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分析应用研究和农业科研服务推广工作,现担任杭州市农科院实验中心检测室主任。
      “2015年4月20日,虾样基质抑制效应明显,为什么?”“2016年9月8日,三聚氰胺目标峰处仍有干扰,为什么?”在张乐的工作笔记本上,记者看到不少像这样打着问号的地方。工作十多年来,张乐每年都会写下厚厚一本手记,上面记录了不同实验的操作结果、要点,其中有疑惑的地方会用红笔做好标记。张乐说,解决了一个“问号”自己就向前迈了一小步,这些疑惑点激励着她不断挑战,不断超越自我。
      在同事们看来,张乐爱挑战,有着使不完的钻研劲儿,日常检测过程中,她积极探索精进检测方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大多数检测只需照着既有标准进行,张乐却乐于思考,大胆摸索适用的“新标准”。“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流程进行检测,有时由于样品的多样化和特性不同,还有检测条件、设备等的偏差,很多时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就要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适时作出调整。”张乐说,这项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但每当自己攻克了一个难题,获得的喜悦让她忘却了所有的辛劳。
      在研究检测方法、提高技术水平和完成日常检测工作的同时,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张乐还积极做好检测质量控制工作。今年1月以来,光是喹诺酮这一检测项检测质量控制的结果数据,张乐就记录了20多页,她一遍又一遍地分析,检测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导致误差产生,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从而确保检测结果具备高精密度和准确度。“不能完成检测任务了就把它丢到脑后,研究永远不能画上句号,既要把检测过程中的每个步骤拎出来,也要关注整个过程,慢慢琢磨,使之后的检测误差降到最低。”张乐说。
      作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者,张乐的工作任务是繁重的,这边需要进行样品提取净化浓缩等前处理工作,那边要对样品进行仪器分析……处于不同项目周期的多项检测任务时常交错在一起。往往一吃完午饭,张乐就要套上“白大褂”,再次扎进实验室。为按时保质完成检测工作,加班加点对于张乐来说是家常便饭。每年,她完成的各类检测任务达4000余项次。
      “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了,质检员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在反复的实验过程中,我找出不足并努力改善,希望可以练就更精湛的检测技术,为保障老百姓的餐桌安全出点力。”张乐说。
    张乐对样品进行仪器分析操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