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番茄育苗时节。种番茄效益好,但一旦发病,损失也不小。近年来我省番茄主产区温州、台州等地的大棚番茄细菌性病害有加重发生趋势。该病害主要危害番茄植株茎部,也危害叶柄、叶和果柄。发病植株茎秆产生不同程度的突起,但不定根不明显,植株早期也不出现明显的枯萎症状,但发病后番茄植株比健康植株稍矮(即发育迟缓),后期植株叶片枯黄,成片枯死,产量损失极大。远观发病番茄叶片呈枯黄色,近观茎秆、叶柄和果柄呈黑褐色。
怎样辨识番茄细菌性病害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主要危害番茄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发病后,番茄植株茎秆上出现大面积的黑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致使植株发育迟缓,果实膨大受影响或幼果开裂,产量损失极大。在番茄生长后期,后茬番茄和邻近地块继续发生危害的可能性仍然较大。茎部染病,先出现小而数量较多的圆形、水渍状、褐色病斑,直径1-3毫米。小病斑逐渐扩大,连片,呈黑色而边缘不明显的大块病斑,上有白色脓溢,病部和病部边缘常产生许多不定根突起,但植株不出现枯萎症状。叶片染病,多数出现在叶缘,产生黑色枯边,周围有黄色晕圈,有的叶片产生大小不一,形状不正的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上常有脓溢,果实染病,病斑圆形,黑色,稍隆起。
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 多从茎的下部开始发病,茎表面产生褐色至黑褐色病斑,随着病害的发展,逐渐扩展,把发病的茎秆纵向剖开可见茎内髓部变为黑褐色。当下部茎发生病变时,植株上部茎叶褪绿、萎蔫,甚至全株死亡。湿度大时在茎的伤口或不定根处常可见到菌脓溢出。低温寡照高湿,栽植过密,氮肥施用偏多时,发病严重。
防止细菌病害从苗期抓起
1.种子消毒,培育壮苗,高畦栽培,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不要偏施氮肥,使番茄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植株自身的抵抗力,减少细菌入侵的机会,降低发病概率。
2.减少伤口是预防番茄细菌性病害的主要措施。细菌有穿透植株表皮组织的能力,从植株伤口处侵入,然后繁殖危害。一是在育苗环节,采用穴盘育苗或营养钵育苗,在定植时尽量避免伤根造成伤口。二是注意防治虫害。避免害虫在叶片上造成伤口。三是选择晴天中午前后温度高时抹芽打杈,以使伤口能及时愈合,减少细菌侵入,避免阴雨天气整枝打杈,打杈后要及时喷施农用链霉素等细菌性药剂进行保护。
3.加强管理。浇水易传播病害,加重病害发生。在浇水上不可大水漫灌,应采用滴灌或膜下灌溉方法,既保证了番茄对水分的需求,又降低了田间湿度。
4.棚内发现少量发病植株后,立即拔除带出棚外深埋处理。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喷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等。 胡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