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10月11日至12日,省农业厅厅长林健东到宁波市调研晚稻高产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美丽田园创建等工作。他在调研中指出,高产创建是巩固和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确保全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要充分依靠科技力量,积极引导农民开展高产创建,以创建点带动面上整体增产,为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保障浙江粮食安全夯实基础。
金秋十月,宁波田野稻浪翻滚,“甬优”系列超级稻粗壮的茎秆上,金灿灿的稻穗沉甸甸地弯下了腰,一派丰收景象。林健东一行先后走访了鄞州、奉化、宁海等地粮食生产基地,了解晚稻高产创建和甬优系列品种制种情况。
在洞桥镇单季晚稻高产示范方、姜山镇连作晚稻高产示范方,他向种粮大户许跃进、卢方兴和育种人员详细了解甬优系列各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米质等情况,鼓励种粮大户精益求精,不断创造高产纪录。在奉化麦浪农场,他与种粮大户竺海龙一道算成本收益账,并对他一心种粮、培养“粮二代”的做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宁海县越溪乡单季稻高产示范方,他向种粮大户应可省了解新品种区试的效果、增产的潜力等;在该县长街镇“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他仔细了解种子产量、收购价格等情况。
林健东说,粮食生产最大的创新就是种业创新。要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既要有一批像许跃进、卢方兴、竺海龙、应可省这样多年坚持种粮,执着追求高产的种粮大户,更要有一批像宁波市农科院马荣荣和“甬优”系列这样的优秀育种专家和高产品种,有一批像宁波市种子公司这样善于品种推广的主体,“三驾马车”缺一不可,他们是带动粮食产业发展的龙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产业强首先要种业强,种业强必须要主体强。要通过多种方式,扶持这些主体做大做强,进一步增强市场开拓能力,使他们在实施粮食安全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调研中,林健东对奉化区通过建立源头检查、环节控制、上市检测三大监管体系,通过“人人参与,全民监管”群防群控模式,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在该区凌晨农副产品配送中心考察时,他在了解到该中心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以确保所配送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后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农产品配送这一业态前景广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广量大,通过配送中心这样的平台,引入市场的手段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入市把关,有利于弥补政府监管力量和监管面的不足,更好地把好老百姓“舌尖”安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