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人物

做农民增收的护航员

——记建德市农技推广中心土壤肥料站站长孔樟良

  □见习记者 杨凌紫
人 物 速 写
  孔樟良,男,196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建德市农技推广中心土肥站站长。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潜心农业基层一线从事技术研究推广工作,尤其在建德市草莓产业和土肥技术的发展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他主持的《草莓标准化安全生产集成技术应用推广》和《草莓清洁化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分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和浙江省农业厅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持研发的《用于草莓种植的简易式肥水协同滴(浇)灌系统》获国家实用型专利。
“我们要根据草莓生长和土壤养分情况等制定合理施肥量……”讲台上的孔樟良,讲课声音有些沙哑。讲台下的70多位“学生”,时而抬头看屏幕,时而低头记笔记。
  今年5月中旬到8月初,建德市草莓协会和专业培训机构合作举办了18期果茶桑园艺工(草莓工)培训。7月份起,孔樟良和相关同事时常给前来参加培训的草莓种植户上课。“早上8点半开始,下午3点半结束,连续讲课两周,嗓子都哑了。”孔樟良说,虽然辛苦,但心里很高兴。课后,许多种植户围在他身边咨询测土配方、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听了课后,开始尝试运用这些技术种草莓。
  近年来,建德一些草莓种植户去全国各地发展草莓种植,孔樟良和同事们尽心尽力地为远赴他乡的“莓农”保驾护航。“当地的土壤是否适合种草莓”“如何对不同土壤不同生长环境下的草莓用肥”是“莓农”们最关心的问题,孔樟良和同事们积极鼓励“莓农”把土样寄送给他们检测。“最近我把西安种植基地的土样寄给站里,现在正在等报告,有了测土报告,种草莓心里就有了底。”远赴西安种草莓的唐志辉说。据了解,去年孔樟良和同事们共为100多位异地草莓种植户检测土样,得到广大“莓农”好评。
  孔樟良潜心农业技术研究推广31年,和建德草莓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奋斗在草莓种植产业第一线,推广草莓大棚种植技术、引进草莓新品种等,为建德草莓产业化做出不懈努力。如今,在土壤肥料的工作岗位上,孔樟良坚持“土肥融合产业、为产业服务”。他发现,草莓种植户大多凭经验估摸用肥量,常常造成施肥过量,这样不仅增加了种植成本,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孔樟良和土肥站的同事们针对水肥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将草莓种植和测土配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融合。取样送检、比对计算、建立示范点……孔樟良和同事们全心投入科研。草莓地里有畦和沟,灌溉定额难以通过公式计算,他们就用普通水表进行反复观察、试验,最终测得较为适宜的水肥液量。同时,为了解决分散、单个农户肥水一体化施肥问题,孔樟良主持研发了“配肥桶(池)+潜水泵+软管滴灌”家庭式肥水一体化施肥模式,让“莓农”种植更为便利。
  据示范点统计,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草莓水肥一体化栽培可减少30%化肥使用量,节水率为4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提高0.8度,草莓品质明显提高。接下来,孔樟良还将进一步探索、示范草莓全程水肥一体化管控技术以及草莓繁育苗阶段水肥一体化技术,编写《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使该技术更具系统性、完整性,为该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打好基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