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鄞州区鄞江镇金陆村的竹林深处,只见斑驳的阳光,阴凉宜人。黑网围出来的一片山地上,可见一朵朵小白伞似的蘑菇,晨宏果蔬专业合作社的陈陆意和陆静立正在这里采摘竹荪。
这片围起来的山地面积大约有1.2亩,围起来的目的是防止小动物进来踩坏蘑菇。陆静立告诉笔者,竹荪是蘑菇的一种,非常娇嫩,采下来后得赶紧拿去烘干,不然,根部很快就会发黄腐烂。所以,菜场里基本上见不到新鲜的竹荪。“竹荪是第一年试种,菌种和技术由宁波市林业局提供和指导。”陈陆意说,从今年4月份播种以来,一切很顺利,6月底7月初开始采摘,预计可一直采到10月份。“种植竹荪技术很重要,自然条件也有要求。比如,选择的竹林要茂密,阳光不能直射进来,有点折射光就行了;水分要充足,如果雨水不够,那就需要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
陈陆意告诉笔者,投产以来,这片竹林地旺产期每天可采4公斤左右的新鲜竹荪。采完后,把它们提到山下的临时用房内,剥去根部后放入烘箱。因为竹荪的根部富含氨基酸,营养价值更高,但不容易烘干,所以要把它们分开。3个小时后,烘干的竹荪就可出售了。
据鄞州区农林局林业科负责人介绍,一般情况下,5公斤的新鲜竹荪可烘成0.5公斤干竹荪,每公斤干品最高售价可达1600元。从试种情况来看,山地种植一年的亩总收入可达上万元。陆静立说,以他们目前的订单量,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明年,他们打算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0亩。
该负责人表示,鄞州区试种竹荪已有四五年时间,之前还曾搞过大棚种植,但不太成功。如今,陈陆意和陆静立在竹林试种竹荪成功,为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模式。
林幼娟 俞爱民 庄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