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浙江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

八项任务八大工程引领浙江农业新征程

  □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记者8月15日从省农业厅获悉,以《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统领,《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十三五”规划》《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六个子规划为补充的浙江省“十三五”农业“1+6”规划体系日前正式印发。《规划》明确,到2020年,我省将构建起更加健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省农牧业增加值达到1310亿元,年均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000元,年均增长8%,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5%以上,农业现代化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规划》是经济新常态下我省第一个农业发展五年规划。《规划》在“十二五”基础上,围绕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农业强省进一步提高标杆,补好短板,统筹谋划了“优化农业发展布局、夯实做强发展平台、加快农业产业提升、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业设施装备、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等八大重点任务,根据这些任务,计划整合省以上财政投入资金300亿元,着力实施稳粮增效、主导产业提升、农业“机器换人”、生态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八项重点建设工程。
《规划》明确,到2020年,我省将全面建成8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并实行严格保护,有效保障300亿斤粮食产能;将全面建成30个农业产业集聚区、100个特色农业强镇,1000个美丽牧场和1万家生态牧场,全省新型农业主体突破10万家;标准农田中一等田比重达到50%以上,设施农业面积达400万亩以上,新增农机装备超过50万台(套),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率分别达到98%、95%和40%,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减少5%,病死动物实现无害化处置,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建成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50条,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休闲观光农业产值突破400亿元,一二三产业真正实现融合发展。
  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展望“十三五”,农业内外部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宏观微观有利因素持续积蓄,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将成为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