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6000粒野生牡丹原种太空归来

9月份进行播种

  曾在4月份搭乘“实践十号”科学实验卫星翱翔太空的6000粒野生牡丹原种、2000粒芍药原种,将于近日落户山东菏泽。
  太空育种主要通过强辐射、微重力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牡丹籽的基因变异,以达到科学实验的目的。“中国牡丹籽油之父”赵孝庆说:“利用野生牡丹、野生芍药原种进行太空育种实验,这在我们国家还是第一次。与之前国内进行的普通牡丹种子太空育种实验相比,野生牡丹、野生芍药原种太空育种实验,可以更科学地了解牡丹籽和芍药籽的变异程度。”
  据悉,此次太空育种实验的牡丹种子包括紫斑牡丹原种、凤丹牡丹原种和赤芍芍药原种等。紫斑牡丹原种采自甘肃省陇南市,凤丹牡丹原种采自安徽省巢湖市,赤芍芍药原种采自浙江省永嘉县。原种收集完毕后,于今年4月6日搭乘“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进入太空。4月18日卫星返回,牡丹原种和芍药原种与其他进行太空实验的物种一起被送回西安航天基地航天育种示范园。
  赵孝庆介绍称,这些牡丹、芍药原种将于今年9月份进行播种,种植于瑞璞神农牡丹产业园。“播种扩繁后,根据花色和花型、种子产量及含油率等因素综合测定后,再决定这些‘太空旅客’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赵孝庆说。
  (据光明网 石鹏志 郜玉华姜培军/文 2016年8月2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