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开化县音坑乡泉坞内,笔者看到一个个养殖池,池内游动着密密麻麻的泥鳅,这是开化县章洪家庭农场专门养殖台湾鳗鳅的基地。
章洪家庭农场场主王章洪说:“我从网上了解到,台湾鳗鳅体形比普通的泥鳅大3-4倍,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且营养价值很高,食用口感很好,既有鳗鱼的味道也有泥鳅的味道,有‘水中之参’‘鳅中之王’的美誉。”
今年44岁的王章洪,曾在温州、台州的酒店打工10多年,主要搞水产配养,学得一手水产养殖技术,也有了一些积蓄。2013年春,王章洪决定回乡创业。他从网上得知金华有养殖台湾鳗鳅成功的实例后,当年6月,他贷款投资50万元在音坑乡流转了10亩土地,专程从江西引进了台湾鳗鳅幼苗25万尾,开始了自己的养殖生涯。
万事开头难。由于新开挖的塘底是砂石,到处漏水,鱼塘不能蓄水,鳗鳅生长困难,到2014年夏,25万尾台湾鳗鳅基本死亡,损失25万元。妻子埋怨他:“当初我就劝你干老本行不吃亏,而今你跌到塘里后悔了吧?”但王章洪并不气馁。他一边说服妻子,一边总结失败的经验,还专门赶到金华基地考察学习。随后,他花费数万元买来厚厚的塑料皮,铺在塘底,并用从金华学到的养殖技术进行试养,一举获得了成功。2015年,王章洪有5000余公斤台湾鳗鳅销到杭州、温州、台州等地,销售额30万元。
今年,王章洪扩大了养殖规模,仅上半年销量已超出去年全年的数量,预计到年底可出售台湾鳗鳅1.5万多公斤,销售额可达70多万元。 齐振松 江飞
王章洪(左)捞起一兜台湾鳗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