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种植业

余杭

因势利导 软硬配套 强化服务

推进水肥一体化示范推广应用

  从2014年开始,余杭区引进“水肥一体化”新技术,全区目前已建立“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13个,示范应用面积2000余亩。利用肥水耦合协同作用,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可节肥 30-40%,节水50-80%。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仅可省工80%左右,还能使农作物实现增产,如茄果类蔬菜平均可实现增产11.4%。特别是通过自动化乃至智能化进行肥水管理,以“机器换人”的方式提高了机械化水平,使相关园区(基地)整体形象和品质均有所提高,社会效益较为明显。
先进性与实用性结合合理选配施肥设施设备
  实行“水肥一体化”的前提是要具备相应的施肥设施设备,不仅要购置施肥设备,还要配套补水和喷滴灌设施。目前市场上的肥水一体化装置众多,价格各异。既有简易型的、有(半)自动化的,也有智能化的,既有国外成套进口的、有国内生产的,也有国内外混合组装的。为此,余杭区及时和园区(基地)业主进行沟通,做好调查,根据园区定位、生产现状和实际需求等,以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原则,因地施策,帮助和指导业主选用合适的施肥设施设备。浙农种业现代农业园区是全省现代农业服务和展示的窗口,该园区从以色列成套进口了智能化施肥装置,主要用于蔬菜种苗培育,总价高达50余万元。现代农业园区杭州满园蔬菜园区,主要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该园区在完善原有灌溉设施的基础上,配置了施肥部首系统,属半自动化装置,费用只需要6.5万元。杭州玉渚水果基地从国外采购原件组装了一套智能化设备,对梨、桃实行“肥水药”一体化,总投入达31万元。
整合项目资源和政策引导合力推进示范推广应用
“水肥一体化”要求配置一定的设施设备,这需要一定的基础性投入。余杭区迎难而上,整合现有项目资源,将“水肥一体化”列入相关项目实施内容中,通过建设内容的设置及补助政策的引导,借势借力,推进“水肥一体化”示范推广应用。一是与区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余杭区里每年安排约2000万元资金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指导业主制定园区建设规划时,将“水肥一体化”与灌溉设施建设一并考虑,作为园区建设内容之一,以提升园区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形象。目前,已有3个园区实行了“水肥一体化”。二是与菜篮子基地建设相结合。杭州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菜篮子基地建设,该区将“水肥一体化”列入其建设内容之一,以此提高基地标准化生产水平和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2015年度余杭区就有4个叶菜功能区配置了“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三是与省级农机化促进项目相结合。该区今年已确定2个新建的“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申报省级农机化促进项目,以此来提升基地农机化装备水平。
以精准化管理为目标探索深化肥水耦合技术
  实行“水肥一体化”不是简单地配置施肥设施设备,关键还在于利用该设施设备,实现精准化灌溉和施肥,充分发挥其节肥、节水和省工等优点和功效。为此,余杭区在对园区(基地)进行肥水设施设备配套完善的基础上,按照测土配方的基本原理,对肥水耦合技术进行了探索和深化,不断优化肥水精准化管理,达到“软硬”配套。一是制定肥水管理方案。在浙江大学石伟勇教授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多种蔬菜、水果作物的肥水管理方案,提供给园区(业主)进行按方操作;二是开展肥水耦合试验。为不断优化完善“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茄果类、瓜果类等多种蔬菜作物上开展了肥水耦合技术试验7个,其中施肥方法试验2个,施肥效果试验5个。三是开展肥料筛选试验。全区共引进了7种水溶性肥料(包括固体肥料3种、液体肥料4种)进行试验,对各种肥料的特性、效果和成本等进行验证对比,以筛选出适用于本地应用的肥料品种。
以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为依托着力强化技术指导服务
  “水肥一体化”是改变传统灌溉、施肥方式的一项新技术,农技人员和农户要了解它、掌握它,需要有一定时间和过程。为加快“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的推广应用,余杭区依托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强化技术推介,积极为园区(基地)业主搞好技术服务指导。一是组织参观学习。2014年,区里两次组织相关业务科站和园区(基地)负责人赴外地考察学习“水肥一体化”成功经验,指导选配适宜的设施设备。二是开展技术培训。2014年和2015年专门举办了两期“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班,邀请了石伟勇教授等专家及设备厂家代表进行技术讲解和现场答疑,提高园区(基地)业主认知程度和技术水平;三是召开现场会。两年多来,余杭区共举办3次专题现场会,重点推介“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先进设施设备。通过现场会示范演示“水肥一体化”设备操作和应用效果,增强园区(基地)业主应用“水肥一体化”的意愿。四是开展技术指导。在示范推广中,依托余杭区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积极为园区(基地)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多次邀请省农技推广中心、浙江大学等专家、教授进行现场指导,着力解决“水肥一体化”设备运行和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难点,两年多来,共开展相关技术指导服务40余人次。
余杭区农业局供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