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线上全天候监控 线下第三方监管

衢州构建养殖污染治理监管“天网”

  □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监控治污设备,运行不正常系统就会报警;监控排污口,乱排就会被逮个正着;监控日常管理,隔三差五会有人“上门转转”……衢州市借助物联网技术,引入第三方监管,着力构建线上线下并行的监管体系,形成全天候的“在线执勤”监管“天网”,确保养殖不污染环境。
  7月1日,记者在该市衢江区莲花镇朱杨村吴水根养殖场看到,养殖场污水处理池边新立了一根铁杆,两个高清摄像头分别对着污水处理池和出水口。“我这里的一举一动,上头都能即时看到,还经常会有人来检查,污水是一定要处理好的。”业主吴水根说。
  在该区峡川镇下叶村富源种猪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当地一家环境监测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安装超声波液位仪和智能电表。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超声波液位仪主要采集污水相关数据,智能电表主要采集治污设备运行数据。后台会根据养殖场污水池容量和日常排污量设定合理区间值,一旦出现污水量过多(过低),或者急速增减,或者设备用电不正常等现象,就会第一时间预警。
  衢江区畜牧兽医局局长舒志涛告诉记者,为处理好经整治保留下来的规模猪场的养殖排泄物,近来,他们可谓投入了“重兵”,除了养殖场业主和专职环保员,村、乡(镇)、区农业及区环保等部门都有人挂钩监管。“市里要求7月中旬部署到位,所以这段时间各个养殖场都在加紧安装调试监管设备。”舒志涛说。
  据衢州市畜牧兽医局局长程鸣介绍,最近,该市农业、环保、住建三部门联合出台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智慧环保监控监测建设方案,要求全市所有通过整治验收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设备,并将其纳入环保部门的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有专业资质的环保公司,作为第三方力量,对各养殖场治污情况进行监控。
  “第三方单位不仅要实时监控数据变化,还要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做到第一时间处理,此外,还要定期进行巡查。引入第三方力量,有利于弥补监管力量的不足,强化监管的专业性和专注性。”程鸣说。
  据介绍,监控、监测硬件投入由各养殖主体承担,第三方监管公司服务费用由财政承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