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全省种植业“五大主推技术”暨化肥减量增效现场会在兰溪召开

  □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6月6日至7日,全省种植业“五大主推技术”暨化肥减量增效现场推进会在兰溪召开。省农业厅厅长林健东在会上提出,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农技推广要以消费需求、农民需要为出发点,以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整合农技服务资源要素、搭建转化应用展示平台、增强队伍体系服务能力、提升生产主体应用水平,切实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2015年,省农业厅把水稻“两壮两高”(壮苗、壮秆,高颖花率、高充实率)栽培、水果避雨栽培、茶叶机采机制、蚕桑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确定为全省种植业“五大主推技术”。一年来,各地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因地制宜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的新型技术,形成了一批可学可复制的高效种植模式,为粮食生产连续稳产高产,茶园、果园、菜园换代升级以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和沃土工程,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特别是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以来,大力推广配方肥、商品有机肥、新型缓控释肥料,全省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8800万亩次以上,建立示范方540万余亩,推广配方肥近100万吨,减少化肥使用量10万余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水环境治理、生产节本增效、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和“美丽田园”建设。
  林健东指出,农技推广在浙江农业不同发展时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技术进步也倒逼着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我省农业资源禀赋决定了未来农业发展不能再走拼资源、拼消耗的老路,必须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广大农技人员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要把创新作为终身追求,树立绿色发展和全局发展的理念,创新推广方式、服务手段和合作机制,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林健东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注重机构建设,做到有人做事;注重思想建设,做到真心做事;注重能力建设,做到真能做事;注重作风建设,做到踏实做事。对情系基层、真心为农、扎实工作的农技人员,要在物质上、精神上予以鼓励,在评先评优上优先考虑,切实激发农技人员积极性,发挥农技推广的整体合力。
  会议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省种植业“五大主推技术”推广应用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举措,以及今明两年全省化肥减量增效的相关目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