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创业

虞伟丽:种“仙草”种出“美丽经济”

  在缙云双峰山脚下的新碧街道新西村龙湖自然村,你可以看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依山而建的农场里,水塘里水清如镜,塘边一株株挺拔的松树上生长着一丛丛铁皮石斛;连栋大棚内的铁皮石斛更是生机盎然;通幽曲径旁是用鹅卵石、树桩围砌而成的绿化带,相隔不远便有休闲椅供人休憩;稻草搭建的牛棚,古色古香的木亭,争香斗艳的鲜花……
  这个公园式的农场就是缙云县双峰绿园家庭农场,前来参观和休闲的人络绎不绝,称这里是丽水生态休闲农业的典范。近日,笔者专程来到农场,揭开了农场主人虞伟丽创业成功的奥秘。
创新理念建高标准农场
  双峰绿园家庭农场创办于2013年8月,虽说起步晚了点,但虞伟丽说,要赶上别人、赶上市场经济变化的步伐、满足客户的要求,就必须要高起点、高投入。为此,她确定了农场发展壮大的“八重”标准:即重立地、重良种、重科技、重环保、重质量、重创新、重实干、重诚信,并把它制成牌子挂在办公室墙上,作为自己实现梦想的指南,也把它当作农场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
  在选择场址时,虞伟丽按照专家提出的“立地一定要环境生态”的要求,爬山越岭几乎走遍了缙云各个乡镇,经过反复挑选比较,最后确定在松林茂密、山泉水四季不断,同时阳光、湿度、土壤PH值等条件都符合铁皮石斛栽培的双峰山脚坑塘底区域。她流转了52亩山地,按集种植、观光、休闲为一体的设计要求,建起了双峰绿园家庭农场。
  优良的品种是成功的关键。在场址选妥的同时,虞伟丽和他的丈夫先后去云南、广东以及本省磐安、乐清等地考察了解铁皮石斛生长情况,并请专家论证。最后确定选择浙江大学研究的铁皮石斛品种“圣兰8号”作为主栽品种,同时请浙大提供种苗、技术等“一条龙”服务,使铁皮石斛从移栽到生长,直至采收出售,都有技术“靠山”。
  此外,虞伟丽还购买安装了德国进口的全套喷滴灌设备,实施床架栽培、松皮育苗和病虫绿色防控等技术,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灌溉。目前农场已投资600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高科技含量的铁皮石斛基地18亩。因应用了先进的技术设备,除铁皮石斛移栽或采摘时需临时聘请工人外,平时生产管理仅需1-2人就能解决。通过设施栽培,不仅将铁皮石斛种植周期从3年缩短到2年,且亩产量也提高到30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鲜石斛市场价每公斤2400元,仍供不应求。”虞伟丽一边忙着剪石斛一边说,“近3个月,我们一直在剪石斛,以前即使走出去吆喝销售情况也不理想,如今良好的农场环境和优质的石斛,坐在家门口就能卖出去300万元的产品。
用高品质吸引消费者
  有时碰到客人来买铁皮石斛,看着长势旺盛的铁皮石斛,虞伟丽会说暂时不卖。面对顾客为什么不卖的疑问,虞伟丽说:“因为需要为你们客户着想,花钱买货要买到应有的质量和效果。”虞伟丽告诉笔者,现在买铁皮石斛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经济条件较好的人,为了养生保健而买;另一种是为了治病迫不得已而为之,这往往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其实,很多人分不清铁皮石斛的优劣,更不知道它的药效有高峰、低谷期。“每年的6-9月份铁皮石斛的有效成分含量最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才是药效的高峰期,3月是顶峰期。”虞伟丽说,这些情况她都实实在在地告诉顾客,让他们花的钱值得,买的货收到应有效果。去年10月份,几位丽水和永康的客户先后前来购买铁皮石斛,听了她的话后,虽“空手”而归,却感动不已,说:“世上哪有客人要求你卖货,货主明知有利可图而不卖的呀?自己大半辈子过来还是第一次碰到呢!”凡是到她这里买铁皮石斛的消费者,都能感觉到虞伟丽的真诚和温暖。
  去年,该农场的铁皮石斛到浙江农博会上展示,正搬下车,一位杭州客人就问:“这是缙云双峰绿园家庭农场的吧,我去考察过,那里的产品确实不错。”一些客人在缙云展馆尝过她的铁皮石斛后说,确实不同,茎秆特别粗壮、特别亮丽,嚼着特别有粘性、渣也很少。
  如今,双峰绿园家庭农场已成为摄影、写生、休闲的新去处,双休日、节假日来这里参观和休闲的人络绎不绝。但虞伟丽并不满足,她正在设计特色休闲屋,计划用1年时间,把农场建设成为集种植、观光、休闲、药膳使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精品家庭农场。 丁南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