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浙江供销

上虞“农合联”构筑三张网架起富农路

  •   作为全省首批“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7个试点县(市、区)之一,绍兴市上虞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成立一年多来,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充分发挥供销社主体作用,不断创新经营服务体系,构筑“新网工程”、发挥“联网效应”、依托“电网平台”,实现“小网点”联接“大连锁”、“小生产”对接“大市场”、“小柜台”融入“大网络”,走出了一条联合联动、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新路子。
    构筑“新网工程”让“小网点”联接“大连锁”
      上山下乡、走村串户,是老一辈人对供销社的印象。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合联”如何发挥供销社系统完备的渠道优势?上虞区供销社(“农合联”执行委员会)给出的答案是:全力打造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发挥供销社在农村现代流通中的主导作用。
      按照这一思路,上虞区“农合联”有效整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四张网”,在家门口为农民提供农资和日用品销售、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农民技能培训以及保险、水电费、通信等各项代理业务,构建起安全便捷、同城同价的城乡流通体系,不断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让村民“办事不出村”。
      截至2015年底,在上虞区级层面,已建设农产品市场4家、展示展销中心3家、农产品配送中心1家;在乡镇(街道),采取公开拍卖、旧房改造、资产置换等方式,已建成集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商贸综合体12家;在村级层面,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村连锁便利店642家、农资供应网点273家、资源回收网点39家,基本形成“连锁配送、双向流通”农产品流通网络新格局。全系统零售总额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30%,逐步形成了供销社在城乡现代流通中的主导地位。
    发挥“联网效应”让“小生产”对接“大市场”
      2014年12月19日,小越、崧厦两个乡镇率先将本区域内的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服务组织和涉农企事业单位联合起来,成立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乡镇“农合联”,为实现全区乡镇、涉农街道“农合联”全覆盖迈出第一步。全区20个乡镇(街道)纷纷推进,产生“三位一体”“联网效应”。
      目前,该区已建立区级“农合联”1家,乡镇(街道)“农合联”20家,发展会员1236名。2015年,区、镇两级“农合联”实现总经营收入126.44亿元,商品销售额86.27亿元,税费1.72亿元,综合效益1.35亿元,其中利润总额9000万元。“‘农合联’贯穿了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上虞区“农合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农合联”不仅提供种子种苗、农技服务、加工储运等全产业链服务,也依托基层供销社庄稼医院、农村经营服务综合体等服务阵地,提供融资解困、项目申报指导,推动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
      在引导合作社开展规范化建设中,上虞区“农合联”专门制定了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标准和认定方法,开展“三有五化”星级审核认定管理,实现品牌生产和品质发展。现全区被列入全国供销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的合作社有6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1家,合作社共注册产品商标36个,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31个。
      同时,上虞区“农合联”积极引导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联合社,已建立虞南果蔬、虞北水产、虞西加工等3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加强信息咨询、合作交流、信用评定等服务。
      为解决农户的季节性资金需求,上虞区“农合联”联合金融机构开展“惠民富民”活动,每年落实5亿元涉农授信额度,放宽贷款条件,落实优惠利率;为降低农民的经营风险,上虞区“农合联”与区农商银行共同出资建立总金额为3000万元的农业风险补偿基金,为会员提供保费补助。
    依托“电网平台”让“小柜台”融入“大网络”
      在当前农村电商如火如荼发展之际,上虞区“农合联”以淘宝、1号店、供销E家“上虞馆”等平台为基础,供销实体店为支撑,农村电商服务站为依托,积极构建“城区有平台、乡镇有中心、农村有网点”三级农村电商服务网络。如今,女儿红黄酒、协和乳瓜、母子酱油、南美白对虾、白马湖醉鱼干、崧厦霉千张、梁湖年糕等上虞农特优产品全员上线,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
      经过短短一年多的发展,上虞区“农合联”已上线运营1号店“特产中国·上虞馆”等区级平台8个,在乡镇(街道)建立农村电商服务中心3个,在农村设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50家,共对接农业龙头企业18家、专业合作社132家、农户3000余户,上线农产品200余种。
      利用网络优势,上虞区“农合联”积极推广上虞“四季仙果”品牌。多次组织二都杨梅、野藤葡萄和舜阳红心猕猴桃网上大型团购活动和樱桃、杨梅、葡萄采摘游活动,牵线促成区政府与一号店达成四季仙果品牌推广战略合作框架,让广大农户实实在在看到生鲜电商和农业旅游的巨大市场和潜力,实现农、商、旅互动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开展得红火,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以前猕猴桃全靠自己出门推销,旺季集中上市,积压在地头,价格越卖越低。通过依托‘农合联’平台在网上销售,省心省事。”上虞章镇小草湾村果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友娣感慨地说。2015年,全区供销社系统实现网上农产品销售120万单、1289万元,助农增收300余万元。
      借“电商进村”,上虞区“农合联”依托分布城乡的经营服务网点,将其升级改造成电商“微小店”,在传统百货、食品等超市经营业态的基础上,增加网上代买、代卖、缴费、咨询、培训等五大功能。目前,全区已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50个,计划到2016年底在全区铺设“微小店”100家。
    张炯华
    上虞章镇供销商贸综合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