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牵手”创意农业

——省农科院创意农业公众开放日活动掠影

  □本报记者 王美华
  4月29日,久雨放晴。一大早,记者便随一批杭城市民来到省农科院科教基地,参加在这里举办的省农科院创意农业公众开放日活动。
  走进高大的钢架大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溜方方正正的玻璃箱子,里面种着行行番茄苗。仔细一瞧,只见箱子底部横埋着一根管子。正当大家疑惑不解时,该院创意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屋顶农业课题组专家李伯钧介绍说,这根管子是平屋顶下蓄水农用种植系统的组成部分,用来灌溉的。用上这套设备,人们再也不用担心阳台蔬菜浇水难以掌握的问题了。
  智能农业,让种田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写字台大小的智能农业系统展示台前,小学生抛出了一连串问题:坐在家里也能看到田里的作物吗?怎么知道作物需要浇水啊?什么时候要给作物施肥呢?杭州市东园小学学生李添一边问这问那,一边拿起科研人员手中的手机,体验起“一机在手、种田莫愁”的智能遥控过程。
  一块块泡沫板浮在水面上,一株株蔬菜扎根在泡沫板上的小洞洞里,吸收着水里的养分,绿意盎然。这种脱离了泥土的水培作物,品质上乘。据在场的专家董文其介绍,很多蔬菜可以进行水培,如芹菜、生菜、番茄等,水培的生菜还可以直接采下来食用,不用清洗,安全卫生,因为采用了无公害栽培。
  在一盆栩栩如生的灵芝盆景前,围着不少市民和学生。听着专家金群力的介绍,东园小学的沈可清小朋友“跟屁虫”似地寸步不离,还拿个本子认真记下来。她告诉记者,这里有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来得太值了,下次还要带别的同学一起来开开眼界。
  在萧山机场工作的高女士说,单位里开展家庭建设活动,派她来参加开放日活动。喜欢种菜种花的她对此十分珍惜,想来“偷点拳头”,结果收获大大超过预期。她告诉记者,一直困惑着她的黄瓜结果率不高问题,终于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并知道了什么是人工授粉,如何进行人工授粉。
  据省农科院党群办负责人介绍,该院创建的浙江省创意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开展了水稻旱作与水肥灌溉技术、食药兼观赏植物研发、屋顶农业、居家农业技术创新、智能化农业等10个方面的研究。去年开始,省农科院不定期推出市民开放日活动,将创意农业知识普及到百姓大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