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稻是一种深水稻,可广泛种植于虾塘、鱼塘。而青虾塘中种植芦苇稻,是一种较好的动植物共生模式,青虾的粪便和剩余的饲料可作为芦苇稻的肥料被吸收,从而净化水质,调节青虾的饲养密度。这一模式不仅能提高青虾的商品规格,还能收获水稻,增加效益,是提高水面利用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产量效益
种类 产量(千克/亩) 产值(元/亩) 净利润(元/亩)
水稻 350 2100 1500青虾 100 8400 4000合计 - 11000 5500
茬口安排
种类 播植(放苗)期 采收期
芦苇稻 4月下旬播种6月移栽 10月下旬~11月上旬青虾 7月下旬放苗 10月捕捉
关键技术
该共生模式的技术如下:先修整池塘,池塘的面积一般为3-6亩,以长方形为宜。在种稻养虾前,用生石灰消毒干塘,每亩用量为75-100千克。池塘四周修整成斜坡,塘埂坡比约1∶2.5。进排水口要分开,须分别安装双层80-100目的聚乙烯筛网。池塘修整完成后,开始栽培芦苇稻。4月下旬-5月上中旬育秧,每平方米苗床播露白芽谷80-100克,秧龄控制在35天、叶龄6叶为宜。5月底-6月上旬栽种于离塘埂3-8米远的池塘底部,移栽密度50×50厘米,每丛2-3株,栽种范围约占虾塘总水面的50-60%。移栽后1周内,水位宜控制在15-20厘米;1-3周后,应将水位降至10厘米以下。然后根据稻苗的高度,逐渐提高水位。等到稻成熟时,水位应控制在1.0-1.2米,不得使用农药除草除虫。
青虾养殖。7月中旬-8月初放虾苗,每亩放养4-6万尾。放养时,宜选择在晴天早晨进行,水温不超过32℃,水位40-50厘米。在池塘四周设置数个投料观察台,日投饲料量应为虾体重的3%-5%左右,上午投30%,下午投70%。每隔10-20天或当水体透明度在25厘米以下时,应更换新水,每次换水量为水位15-20厘米。每隔15-20天泼撒生石灰或含28%有效氯漂白粉消毒。
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方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