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农企

联翔食用菌有限公司建成智能化蘑菇生产基地

  在桐乡市联翔食用菌有限公司的蘑菇生产车间里,随着工人们将首批基质堆料铺入蘑菇栽培架层,标志着一个采用国际先进食用菌栽培模式、应用智能化控制管理技术的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在桐乡建成。4月12日,笔者在蘑菇生产车间看到,早先在3月31日和4月4日上料的 2间菇房栽培架上,已均匀地长满了白色的菌丝,首批鲜菇可望在本月下旬采收。
  据了解,桐乡市联翔食用菌有限公司从去年7月开始,投资5000万元,从荷兰引进国际领先的食用菌生产技术与成套装备,开始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桐乡市石门镇周墅塘村建工厂化双孢蘑菇生产基地。公司遵循生态化、精准化、智能化、精品化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按照GAP(良好农业规范)和HACCP质量安全管理要求,在短短半年多时间内,建成了占地8640平方米的高标准钢结构恒温菇房20间,铝合金材质的蘑菇栽培床架80套,蘑菇栽培总面积达13440平米;采用现代先进生物工程技术、人工模拟生态环境和智能化生产管理模型,创立了生产操作机械化、控制管理智能化和产品质量标准化的全新食用菌生产模式,建成了国内首个周年化日产10吨鲜菇的现代工厂化双孢蘑菇生产基地。
  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蘑菇、洋蘑菇,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有“世界菇”之称,可鲜销、罐藏、盐渍,其菌丝可作制药的原料。双孢蘑菇是草腐菌和好气性菌类,喜欢冷凉气候和黑暗环境,从菌丝生长到子实体形成、发育对温湿度、空气、PH值等环境因子都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种植双孢蘑菇主要有菇房、大棚等方式,由于设施简陋,防御灾害气候的能力较差,生产季节性强,再加上劳动强度大,劳力成本较高,资源利用率较低等因素,双孢蘑菇产量、质量很不稳定。采用工厂化生产,可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及劳力成本;应用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对菇房生产环境的智能实时感知、数据自动收集、环境自动控制,建立人工模拟生态环境和精准栽培管理模式,达到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生产和周年化生产,实现鲜菇优质化和一年四季均衡上市。因此,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双孢蘑菇栽培中存在的产量不高质量不稳、资源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实现农业秸杆等废弃物的有效资源化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目的。
夏建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