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国栋 文/摄
开栏的话:随着市场生猪价格上升,我省个别养殖户出现超养、复养及违法违规偷排漏排畜禽污染物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最近,省农业厅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并派出11个工作组到全省各地督查指导,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不漏一场,不走过场。从本期起,本报开辟《找短板补短板杜绝违法违规排放》专栏,对全省各地找短板、补短板,切实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违规排放现象的情况进行报道。
本报讯 近日,省农业厅的11个工作组,分别由厅领导带队赴11个设区市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督查指导工作。每到一地,工作组都对畜禽养殖重点乡镇、畜禽养殖场进行实地抽查和突击检查,防范和遏制畜禽养殖污染事件发生,确保畜禽养殖零污染、零排放。“这些水是从哪里排出来的?让我们看看污水深度处理设施情况。”4月21日下午,在绍兴市上虞区煜丰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场,工作组一边检查养殖场的治污情况,一边询问养殖场负责人陈建军。他们仔细核查养殖规模,检查养殖场排泄物处理设施运行状况及台账记录、农牧结合消纳地落实等情况。“养殖污水一定要管好,马虎不得!养殖场的雨污分离设施还应进一步完善,窨井盖要盖盖好,防止污水外流。”在该区章镇镇一家生猪养殖场,工作组成员反复告诉场主董传华,“我们是来帮助你们查找问题的。”工作组成员在消除了董传华顾虑后,又仔细查阅了养殖场的生产档案。“我们可不敢犯傻偷排,政府这么重视治污,一旦被发现偷排漏排,养殖场就会被关掉,一分钱也别想赚了!”在另一家养殖场,场主吴苗均说。
随后,工作组又突击检查了绍兴市已关停的两家生猪养殖场。这两家养殖场的违建已经拆除,原址也已种上苗木。“对那些治理不到位、还存在偷排漏排现象的养殖场,今后发现一家关停一家。”工作组表示。
据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11个工作组主要督查各地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反弹“百日行动”落实情况,农业和畜牧系统“一对一”联场联户指导监管制度落实情况,畜禽养殖污染防控长效机制建设情况,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散养畜禽和水禽等养殖污染扩面整治开展情况等。
据了解,工作组在听取各地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对畜禽养殖重点乡镇、畜禽养殖场进行实地抽查和突击检查,重点检查网格化制度落实、养殖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农牧对接基地落实、“一牌一档两废三养”(养殖场公示牌,沼液资源化利用档案,废水与废弃病死猪处置,关停复养、少批多养和擅自新养)等情况,督促各级农业部门对辖区内所有养殖场户全面排查,确保不漏一场一户。
据悉,我省农业系统正在全力组织开展“五查四治两打”行动,重点对保留下来的9554家规模养殖场进行逐一排查,查有无偷排漏排隐患,查有无多养、超养、新养、复养行为,查养殖“黑户口”,查治污设施配套运行情况,查防控责任是否落实;治超养,治“黑户口”,治设施不到位,治偷排漏排超排;严厉打击超数量、超范围养殖,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超排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