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食品药品安全

“避孕药黄瓜”谣言又起专家解释为何顶花带刺

  近日,传了多年的“黄瓜使用避孕药”又在温州市微信朋友圈中疯传,温州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介入调查,现查明,这是一起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相关内容不可信。
  引发公众关注的是温州市一微信公众号4月5日推送的视频:《黄瓜出事了,温州人速看!》。视频显示,头顶小黄花的黄瓜在全国各地的农贸市场随处可见。视频的录制现场来到其所指的山东省淄博市张店某菜农种植的黄瓜大棚,采访中问及菜农原本该“瓜熟蒂落”的黄瓜为何直到上市仍然“头顶带花”,视频中的受访人随即表示这是用激素蘸花的结果。接下来,视频中又采访了一位营养学家,指称菜农所说的这种激素等同于“避孕药”,食用后会影响人正常生长发育。据证实,微信上传播的这则报道最早见于5年前,当时已经辟谣,不知为什么最近又被微信传播。
  那么,使用过植物激素的农产品到底安不安全?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所长、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成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主任王强研究员表示,“避孕药黄瓜”纯属谣传。人们常说的避孕药是动物激素,对植物性的黄瓜生长发育没有任何作用,不可能使用在黄瓜上。大家之所以谣传为避孕药,可能是因为黄瓜上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黄瓜生长发育,具有激素的作用,避孕药也是激素。结果,传来传去,最后传成了黄瓜使用避孕药。
  王强解释,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在性质、结构、功能、作用机理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物质。经常有人说,黄瓜要少吃,特别是“激素黄瓜”,儿童吃了会引起性早熟,这是把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混淆了。实际上,我国允许在黄瓜上使用赤霉素、芸苔素内酯、氯吡脲等10种生长调节剂,即植物外源激素,对动物不产生作用,不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
  据介绍,黄瓜的花基本上是雌雄同株异花,偶尔也出现两性花。“顶花带刺”黄瓜属于单性结实,是生物学固有特性,不存在安全隐患,可以吃。黄瓜果实为假果,可以不经过授粉、受精而结果,结出“顶花带刺”的黄瓜。冬春季节生产的“顶花带刺”黄瓜,部分是由于黄瓜自然单性结实产生的,也有个别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吡脲产生的黄瓜单性结实而出现的,并不是传说的使用“避孕药”所致。
石英 吕天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