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畜牧兽医

“兔宝宝”又吃香了

  3月18日至20日,首届(2016)中国毛兔产业种业发展大会在嵊州举行,来自全国17个地市的500多名政府工作人员、业内专家、企业、养殖户参加了会议。
  嵊州是全国长毛兔产业发源地之一、长毛兔生产示范县(市),长毛兔的良种化率达到100%。全市有3万多户农民养兔,年饲养量达60万只,生产优质兔毛兔绒800吨左右。
  浙江白中王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博群告诉笔者,长毛兔其实有着很长的产业链,从种兔到兔毛再到成衣,都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兔毛除了可以直接售卖以外,还可以加工成纱线、面料。近年来国内市场兔毛制品广受追捧,深加工的成衣制品也是一大方向。“在国内,市场上主要是兔绒衫和针织外套的占有量比较大,国外还有很多兔毛制成的呢类大衣和毛毯织物等。”钱博群如是说。
  长毛兔市场前景良好,特别是随着深加工技术的成熟,补齐了国内市场销售不好的短板,逐渐改变了原毛卖到国外、成衣再流向国内销售的尴尬境地。“以前纯靠出口,所以我们长毛兔的价格会随着国际市场而起伏,转型后我们自己进行产品加工。”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名誉会长唐良美说,随着消费升级,属于中高档消费产品的兔绒制品在国内市场上也有着很大的潜力。
  密集的长毛兔养殖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呢?嵊州崇仁镇木马峧村的养兔大户李政权说,“我们合作社建在半山腰,兔尿经过沼气池稀释后可以灌溉下方的水田。兔粪更是抢手货,很多种花木的大户都抢着要。”
杜文烨 吴一赞 赵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