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融合下,经营规模化、产业多元化、分工专业化、管理现代化的农业庄园,正在桐乡悄然兴起。
吴晓杰:让土鸡变成“金凤凰”
桐乡凤鸣街道新农村的红冠餐庄,本是家主打“土鸡”的家庭农场,现已成了一处小有规模的农业庄园。庄园前门开店铺,中间是饭店,后院是农场。28岁的吴晓杰,是这里的“主事人”。说起庄园的运作,他说:“分工明确,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就对了。”
走进农场,只见一片100多亩的香樟林里有几间大小不一的鸡舍,上万只毛发鲜亮的土鸡,或嬉戏追逐,或自由觅食……
据介绍,农庄每月能卖出5万多羽土鸡,逢年过节时,鸡蛋和土鸡更是供不应求。这两年,吴晓杰和家人明显力不从心,于是,他与村里经验丰富的养鸡户合作,红冠餐庄与养鸡户利益联动,风险共担。养鸡户不出任何成本就能养鸡,前提只有一个:必须要用红冠自己的苗鸡和饲料。
“只有保证产品的原生态,才能提升产品附加值。”吴晓杰介绍,等苗鸡健康长大,他们再向养鸡户回收土鸡和鸡蛋。2015年初,养鸡户徐明德试着在自家鸡舍养了3000多羽红冠土鸡,一年下来收入就超过10万元。
为了确保分散在养鸡户家饲养的土鸡和农场里的土鸡品质如一,吴晓杰还聘请了专业农技人员和兽医定期到养鸡户家进行技术指导,记录养殖台账。
去年,红冠餐庄刚开业时,吴晓杰还高薪“挖”来不少明星主厨,从农场就地取材,烹出了土鸡煲、白切鸡、叫花鸡、咖喱鸡等大饭店里烧不出的美味。依托这个专业化生态化的农业庄园,餐庄生意红火,好不热闹。
沈建平:一人“玩转”养猪场
饮用水要经三层过滤,吃天然谷物饲料,冬天有地暖、夏天有风扇,还能听音乐、玩玩具,时刻保持心情愉悦……这般惬意,说的正是桐乡华腾牧业养殖场里6000多头猪每天的幸福生活。总经理沈建平带我们走进监控室,每个猪舍的实时温度、湿度和氨气浓度全都一目了然。“如果猪舍内的某个指标发生异常,系统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沈建平介绍,有了这个系统,管理员动动手指就能给猪投食、清除粪便、通风换气,一个人就能“玩转”整个猪场。
精细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除了运用于生猪养殖环节外,屠宰、加工、销售等其他各个环节也随处可见。小猪长大出栏后,工作人员通常采用传统的手工剃毛屠宰方法。“机器剃毛会对猪肉纤维造成损伤,无法保证猪肉的最佳口味。”沈建平介绍,为了保证屠宰用水的水质,公司还在湖州安吉租用了一个山泉水库,水质可达到直饮水标准。作为屠宰后配送环节的质量保证,牧场专门配置了肉食品冷藏车辆,3天内保证肉品新鲜度。
除了养猪场,华腾牧场还栽培了大片花木。“接下来,我们要把华腾养殖基地打造成一个循环的生态农业旅游园区。”沈建平说,牧场内自给自足的有机餐厅、超市和猪文化博物馆今年将全部开建。
张艺萌 张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