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农机手:盼望参加培训多“充电”

  □本报记者 金国栋
  春耕备耕,农机先行。日前,记者在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的一家农机配件经销店里看到,前来选购农机配件和农机具的农民络绎不绝。“老板,后动力轴承来一套。”人还没进门,新丰镇种粮大户陈校军的声音先到了。前一天,他在请村里的几个农机手帮忙维修拖拉机时发现,拖拉机的后动力轴承磨坏了,由于家里没配件,结果浪费了半天时间。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心急火燎地赶到店里买配件。“今天得把拖拉机修好,地里的活等着干呢。”陈校军说,他经营着300多亩耕地,还接了为周边农户700多亩耕地翻耕等农活,拖拉机没修好,急得连说话声音都大起来了。
  陈校军说,前几年,家里没有拖拉机,只好租用别人的,一年光租费就花了4万多元,有时还得排队。2014年,他决定买一台大马力的拖拉机。购买一台价格为10万元的拖拉机,除了政府的补贴,其余的两三年就能回本了。自从购买了拖拉机后,他干起农活来方便多了。但由于自己缺少拖拉机的保养维修技术,有时机器出了一点故障,就得请人修理,还是不太方便。因此,他很期盼有关部门能利用农闲时节举办一些培训班,向农民传授农机保养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让他们多“充电”。
  记者在湖州吴兴区顺峰粮油植保专业合作社承包经营的田里看到,一台轻型履带式拖拉机悬挂着一台施肥机来回穿梭,正在给田里的小麦施撒化肥。15分钟左右,一块面积为17亩的麦田就施撒完毕了。“这台拖拉机是湖州丰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刚开发成功的,施肥速度快、效率高。”合作社负责人叶荣告诉记者,合作社经营着800多亩地,由于去年天气异常,小麦的播种时间推迟到今年初,但长势并没有比往年差多少。这几天,合作社的员工正在抓紧田间管理。现在劳动力价格高,员工又难请,这些机械发挥了大作用。叶荣坦言,现在,领取农机购置补贴很方便,但像他这样60岁以上农民在购买农资时想贷点款还有些难。
  这几天,东阳市的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也纷纷到市区的农机市场选购拖拉机、插秧机、育秧机等农业机械,以满足春耕生产的需求。“农机的应用节约了种粮成本,增加了种粮收入,加上买农机又有国家补贴,我种粮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这几年,粮食种植面积已增加到1700多亩,儿子媳妇也来帮忙了。”东阳市种粮大户葛春平笑着说,这些年来,每年春耕前他都会添置一些新型农机助力春耕。葛春平也期望农机经销店多组织一些像旋耕机之类的小型机械,方便农户购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