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食品药品安全

我省出招严管食品小作坊

让“游击队”变“集团军”

  3月2日召开的全省食品生产流通及餐饮监管工作会议透露,目前我省各地正创新小作坊监管方式,出实招严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以园区式管理,让小作坊变成大产业,让“游击队”变“集团军”。
  餐桌安全的治理,被列为省政府2015年十大民生实事。去年4月初,我省印发《餐桌安全治理行动三年计划(2015—2017年)》,决定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管控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的整治,是餐桌安全治理的重要一环。截至2015年底,我省经调查确认的小作坊共5975家,其中已建档5946家,建档率99.5%;抽检小作坊食品6699批次,小作坊抽检批次覆盖率113%。
  据了解,我省从农贸市场、小餐饮场所倒查生产小作坊,2015年采取“未经许可、登记的小作坊食品不得进入农贸市场、餐饮单位”的办法,倒逼小作坊申报登记,并依法取缔无证无照的“黑作坊”。“原先没人管的地带,我们管起来了!”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朱志泉如是说。
  建德市引入互联网视频技术,率先在新安江农贸市场卤制品、豆制品摊位前增设小作坊生产加工现场“视频”,探索“阳光透明作坊”建设。从小作坊整治至今,仅杭州市已关停取缔323家小作坊。
  温州市建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信息公示牌,实行绿色(正常)、黄色(整改)、红色(停业)三色分类监管,对达不到小作坊生产加工基本要求或生产“负面清单”内食品的小作坊坚决依法取缔。
  朱志泉认为,建立小作坊加工园区,把产业集聚起来集中发展,是小作坊整治的好举措。东阳市在城区周边选址建立两个豆制品“产业园”,投资80余万元,改造厂房3000平方米,吸引了40多家小作坊,产能可满足东阳整个城区的市场需求。此外,金华市还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豆制品个体小作坊向企业化模式转型发展,在整治过程中有4家无证小作坊直接转为生产企业。
  据统计,2015年底,我省小作坊生产许可994家、登记备案1316家。“小作坊登记(许可)率达到92%以上”,是今年我省食品生产监管工作的目标。
  针对小微食品多业态、复合生产经营的特点,下一步我省将推动建立统一的小微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管制度,防止划分业态、环节过程中产生监管漏洞;配合做好食品安全地方立法、小作坊通用卫生规范(地方标准)的制修订,为加强小作坊监管提供法律和标准依据。
黄晶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