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香菇,怪角、怪膜,奇丑、奇皱,被庆元菇农戏称为“丑小菇”。“丑小菇”对栽培环境要求苛刻:需落地栽培,环境湿度大,且产量少,种植成本是普通香菇的7倍多。一年前,在庆元几乎无人大面积栽培。
如今,“丑小菇”华丽变身为“黑富美”,品种经过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农创客”沈青、沈林的改良,售价卖到普通香菇的9倍多,引来一批批庆元菇农前来学习种植技术。
这就是“241-4”香菇,一种“钱景广阔”的高端食用菌。
在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的如龙廊桥上,一阵阵浓郁的菇香从“月山菇族人”香菇基地飘散而来,走得越近,菇香越浓。人勤春早,香菇基地的创办人沈青、沈林兄弟俩细心地指导采菇人采摘“241-4”鲜菇。
虽然样子不起眼,但这种“丑小菇”通过传统的落地栽培技艺,加上月山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纯净的深山泉水,具备了独特香味和营养成分。加一碗清水,撒上几粒盐,“丑小菇”就鲜美无比。经过沈青、沈林兄弟俩的包装打造,如今的“丑小菇”以高出一般干菇9倍的价格销售,每公斤卖到376元。
“‘丑小菇’的种植成本很高,10万段菌棒需要6个大棚,比普通香菇的大棚多出4个。”沈青介绍说,他和哥哥回乡创业,选择栽培“丑小菇”,就是看中了它是“白天鹅”、“黑富美”。
虽说是一般香菇的 9倍身价,但“丑小菇”仍供不应求。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各地客商都对“丑小菇”情有独钟,赞不绝口。“好多是回头客,不仅自己品尝,还有人一次性购买几十公斤馈赠亲友。”沈林一边说着,一边打开手机销售终端,查看着消费者留在页面上的各色好评和点赞。据统计,“月山菇族人”香菇基地从去年10月份开采,到今年农历正月初八,已经收获“241-4”干菇 1500多公斤,售出1000多公斤,收入逾30万元。
李水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