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眼下,草莓成熟,大量上市。有的生产者正忙于寻找草莓销路,而奉化市三禾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江峰却一点也不愁。“好卖着呢,我们种植的‘珍禾’牌草莓还没上市就被宁波的6家水果精品店包销了,每公斤的批发价50至60元,这样算来,一颗草莓可以卖到3至5元,而且还供不应求。”张江峰说。
谈到“珍禾”牌草莓价高旺销的原因,张江峰说了两个字:优质。
三禾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目前有大棚草莓种植面积500多亩,是宁波市最大的红颊草莓种植基地。张江峰告诉记者,别看现在合作社发展得风生水起,但成立之初遇到的问题也蛮多,一些社员按照自己的老经验种植,打农药时不管农药是否低毒,只要把虫打死就行;采摘时也不注意是不是已到安全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合作社在增强社员质量安全意识的同时,多次邀请专家为社员授课,向大家传授草莓安全种植技术。
“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品质安全是草莓质量的关键。为了便于监管,我们对51户社员进行‘网格化’管理。”张江峰告诉记者,合作社根据区域位置把社员划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组长由合作社理事担任,每个小组还建立田间档案,实行统防统治。去年,合作社又在田间安装了20盏高频捕虫灯和一批诱捕器、黄板等绿色防控设备,从而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与此同时,合作社还建立了农残检测室,对每批采摘的草莓进行自检,发现农残超标的马上就地销毁,绝不让其流入市场。“我们还对草莓进行分级包装,并将二维码、无公害标识等贴在包装箱上,做到源头可追溯。”张江峰说。
三禾果蔬专业合作社严把质量关,坚持以质取胜,是奉化市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缩影。作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近年来,奉化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这一主题,在宁波市率先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成立了由农林局局长担任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设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在72个重点村设立了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
目前,全市已拥有59名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职监管员和77名村级协管员,形成了市、镇(街道)、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去年,各镇(街道)快速检测各类农产品7920批次,合格率达到99%,“三品一标”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