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种植业

马铃薯怎样防冻害

冻前早预防

  1.覆土防冻。低温冰冻到来前,提早加深畦沟和四周排水沟,把沟土均匀覆盖在稻草或地膜面上。
  2.排水提温保苗。在冰冻发生前或发生期间,排干田间渍水,提高土壤地温,防止冰冻对幼苗造成的危害。
  3.覆盖防寒保暖。冻害发生前,用农膜、稻草、彩条布、草帘、席子、麻袋等遮盖物覆盖在幼苗上或搭建小拱棚防冻防霜保暖保苗。
  4.施肥抗冻抗寒。在低温冷害到来前1-2天,喷施植物防冻剂或施用复合生物菌肥可起到一定的抗冻抗寒作用。
冻后勤管护
  遭受冻害后,马铃薯生长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冻害解除后,应尽快进行田间调查,了解冻害发生程度,采取相应的减灾补救措施,将冻害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
  1.开沟。地势较低的田块,在冻害解除后应尽快开挖排水沟,以降低水位,排除渍水,避免薯块因积水腐烂,同时尽快提高土温,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2.中耕培土。低温冻害后,土壤较板结,且湿度较大,同时,马铃薯遭受冻害后根系活力会降低,此时,中耕培土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3.查缺补窝。对未出苗的地块,检查地下种薯受冻情况,发现种薯受冻腐烂,重新催芽补栽,避免缺窝影响产量。
  4.施肥。施肥应在冻害解除、植株恢复缓慢生长以后进行,切忌冻害后立即施肥。对轻度受冻的田块,可喷施叶面肥,如0.2%—0.5%的磷酸二氢钾(60—80公斤/亩),增强植株抗性,促进生长恢复。对出苗后中度或严重受冻及尚未出苗的田块,追施沼液、粪水等速效性全肥,或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亩,促进植株恢复块茎萌发。
  5.防病。低温冻害后,马铃薯易发生黄萎病及立枯病这两种土传性病害。因此,除对晚疫病、青枯病等进行常规的防治外,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这两种病害。防治方法: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广枯灵600—800倍液灌根预防黄萎病、立枯病;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水60—80公斤或农用链霉素(200万单位)2000倍液喷雾,预防青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发生;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5%甲霜灵(瑞毒霉)400—500倍液预防晚疫病。
吴早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