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饼坊终于可以生产制作香糕了,我们这些传统特色小作坊也终于‘名正言顺’了!”近日,宁波慈溪周巷的张海塘拿到了期盼已久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许可证》后高兴地说。张海塘申请的香糕小作坊是去年7月《宁波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许可的食品品种目录(第二批)》公布以来,宁波市首家持有小作坊生产许可证的香糕生产者。
传统特色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其他食品小作坊一样,大多以“家庭店”、“夫妻厂”形式存在,受环境差、规模小、设施简陋、允许名单限制等因素影响,这类小作坊无法取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许可证,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难点之一。然而,传统特色食品深受百姓喜爱,如何让其工艺更好地流传下去,也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为规范传统特色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经营,早在2012年,宁波市就出台了《宁波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许可的食品品种目录(第一批)》,规定只有年糕、米(麦)面(不包括速冻米面食品、挂面、方便面饼)、豆腐等三种食品可以作为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随着传统食品日渐受到公众的青睐,以及出于制作技艺保护的目的,在去年公布的第二批名录中,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了豆酥糖、香糕、米粉糕、麻花、菜籽初榨油、粉丝、馒头等7种食品,并将米(麦)面(不包括速冻米面食品、挂面、方便面饼)扩增为面条(不包括方便面饼)。截至目前,全市共对24家食品生产小作坊发放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许可证,涉及到的主要有香糕、年糕、面条、豆腐等4大类。
慈溪市市场监管局则表示,慈溪市传统特色食品制作历史悠久,目录的增多意味着今后有更多的传统食品生产小作坊可以名正言顺地生产食品,这对促进宁波市食品生产加工产业健康发展,保障群众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今后,慈溪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加强这类传统特色食品小作坊的生产监管,促其取得合法的食品生产资质,使生产经营行为符合相关规章制度,进而保障广大市民食用传统食品安全。 毛展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