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武义县下家乡吴村吴文华的养殖场,便看到成群的两头乌土猪正在宽阔的草地上觅食打闹。乌黑的头和尾,短短的尾巴,体型娇小憨厚,由于长期放养任其活动,每头猪都十分健壮,充满活力,也闻不到臭味。整座养殖场依山傍水,环境清幽,与一般养猪场给人的印象截然不同。
赛过牛肉的猪肉
49岁的吴文华本是位裁缝,有次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两头乌土猪的报道,萌生了养殖两头乌的想法。“现在的人普遍比以往更注重品质与健康。两头乌肉质优良,营养丰富,符合人们的消费需求,今后肯定会越来越受欢迎。”
在长久筹划之后,吴文华卖掉自己的服装店,凑了五六十万元承包下家乡吴村一块有二十多亩面积的地作为养殖场,又买了20多头两头乌猪种进行培育。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养殖场里已有近200头两头乌。
吴文华告诉笔者,两头乌刚出生时,他会喂猪仔吃饲料,提供给它们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当它们断了奶,体重达到二三十公斤,就改喂五谷杂粮。他定期向一些食品加工厂收购米糠、玉米粉,每个月都要好几吨,并且养殖场的空地里还种着萝卜、蔬菜等,这些都是给两头乌吃的。“假如像普通猪那样一直喂饲料,两头乌的体重虽然会增加更快,但会影响到猪肉的品质。”
此外,普通养殖场为追求量产和方便管理,通常会把猪一直关在猪圈里,完全靠人工喂养。而吴文华采取放养的方法,一天中有很多时间两头乌是在户外自由活动,因此长得很健壮,抵抗力也强。
由于品种和养殖方式的不同,两头乌猪肉的肌纤维很细。“普通猪的肉,放在锅里煮半个小时就会烂,而两头乌的肉即便煮两个小时都没关系,赛过牛肉。”
消费需求越来越大
去年夏天,吴文华在管理养殖场之余,与朋友合伙开了家两头乌专卖店,生意一直不错。年前,前来预定两头乌的人更多了。在一些外来游客的圈子里,两头乌也相当受欢迎。
与普通猪肉相比,两头乌猪肉的价格要高出三四倍。吴文华认为这再正常不过,一头50公斤的两头乌,他曾卖到六千元以上。“普通猪的成长期在四个月,这意味着一年里可以培育出三批,而两头乌要养上一年多,肉质才会达到最好。培育时间长,需要的成本自然也高。两头乌的口感与营养是前者无法相比的。
吴文华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两头乌猪肉绿色、安全又健康,口感和营养都极佳,无疑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在很多地方,两头乌猪肉被腌制成火腿,或者进行加工包装,以便销往更多地方,挖掘出更大市场。这也是我下一步想要努力的方向。”
李增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