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琳
2月3日下午,离猴年春节还有几天,江山市碗窑乡凤凰村文化礼堂已热闹非凡,村民们吃完中饭便早早赶往礼堂,等着“村晚”开幕。村民告诉记者,这是凤凰村第二年举办“村晚”。今年的“村晚”以《文化礼堂之歌》拉开帷幕。舞蹈《花灯》中所采用的花灯,全是村民自己制作的。小品《砸碗》、诗朗诵《共产党好》,还有三句半、排舞、婺剧……这些颇具地方特色且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大家的眼里,“村晚”不仅是喜迎新春的形式,更是文化传承的展示。
在春节期间办“晚会”的村子,在衢州还有很多:江山市贺村镇湖前村已经连续10年在正月初一举办“村晚”,牵住在外打拼游子的乡愁;龙游县沐尘畲族乡社里村文化礼堂从大年初一到初四连演7场婺剧,让村民在家门口看大戏;正月初一,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橘子龙灯在文化礼堂开舞……虽然形式各异,但同样精彩纷呈的联欢会给村民们送上欢乐。
承载着多种功能的文化礼堂,除了举办“村晚”,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丙申春节来临前,柯城区荷花街道荷东苑社区文化礼堂举办的“迎春纳福送春联——2016年社区草根书法家送春联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索”福。展台前挤满了一拨又一拨兴高采烈的民众,社区邀请的几位草根书法家挥毫泼墨,用自己手中的笔,将墨迹凝聚成一份份祝福,把最真挚的祝福送到人们心中。
贴好春联,看完“村晚”,村民们也不忘运动运动。正月初一上午,江山市凤林镇白沙村文化健身广场上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正在这里举行。这场以“盛世新农运·和谐新农村·魅力新凤林”为主题的运动会,有插秧、抛秧、合家欢乐、赶小猪、乒乓球、齐心协力等6个农村特色鲜明的项目。赛场上,来自18个行政村的近400名运动员争先恐后、奋力拼搏;赛场边,成百上千观众的助威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以前春节期间亲友们相聚就是聊天、打牌,今年办起了运动会,时尚又健康,既锻炼身体,又增加年味,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村民如是说。
农村过年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离不开农村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喜欢唱歌跳舞、看戏打鼓,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快乐。”江山市新塘边镇毛村山头村党支部书记周勇强对此感触颇深,以前过年,村民们晚饭后除了看电视、打麻将,基本上没其他文化活动。这几年,村民们组建了腰鼓队、排舞队、文宣队,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村”,村文化礼堂更成了村民的“温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