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绍兴一布商转型当起“鳖大王”

  •   严冬的田野景色不是那么丰富多彩,但在绍兴柯桥区钱清镇白马山村鱼鳖养殖场主人黄水根的眼里,却显得格外美丽,因为他养的30多亩甲鱼,到了收获的时节,多年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
      进入黄水根的养殖基地,顺着临时搭建的简易桥来到塘中央,黄水根熟练地从水里拉起为客户准备的甲鱼。聊起甲鱼养殖,黄水根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他说:“我养甲鱼的方式与大众的不同,投放的小甲鱼一般已养了一两年,再到外塘养上3年,到现在塘里一些甲鱼已有5年了。”
      今年60岁开外的黄水根原先从事纺织品贸易,是轻纺城里的一名老布商。做布料生意的他,怎么想到养甲鱼的呢?黄水根说刚开始的想法非常简单而纯粹,多年从事纺织品贸易,经济条件好了,想弄点放心的食品给自己吃。
      带着这样一个心态,5年前,黄水根得知自己所在的白马山村有60亩地的葡萄园想转手,他当机立断,接手了这块田地,专门辟出一半面积用于甲鱼养殖,开始了他的种养事业。
      一开始,黄水根对于甲鱼养殖一窍不通,他一边请教师傅一边查书籍求证。黄水根第一批投放的小甲鱼只有1200只,平均每亩塘不到50只,养殖密度不大。当时黄水根有他的考虑:高密度养殖的甲鱼质量肯定不行,外塘生态养殖必须模拟野生的环境,尽可能让它们吃到足够的野食。
      同时,黄水根还在塘里套养了一定数量不同品种的淡水鱼,如此形成了甲鱼和淡水鱼共生的生态环境。“鲢鱼胖头鱼属滤食性鱼类,对保持养殖塘水质很有好处,水不用换得太勤,套养淡水鱼省时省力省钱。”黄水根说。除了环境,饲料也是决定甲鱼品质的重要因素。黄水根不惜成本,每天都要购买一些鱼虾等作为甲鱼的美食。一晃5年过去了,黄水根养殖的甲鱼也到了收获时节。现在甲鱼每只重量一般在1公斤以上,很多客户尝过他的甲鱼后都称好。
      有着多年经商经验的黄水根比别人更注重销售模式,除了在柯桥设立门店和上网销售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农展会。他认为好甲鱼,得有品牌,就专门注册了“越洲养鱼鳖”品牌。“好东西肯定会被人认可,只是时间问题。”黄水根充满信心地说。
    钟伟 胡思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