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张晞:用“众筹”让龙泉古法烧瓷焕发新生机

  □本报记者 俞霙
  “现在,我正着手筹备下一次的‘众筹’古法柴烧青瓷活动,网上‘众筹’预计在春节后启动。”今年元旦,龙泉青瓷传人张晞首次以“众筹”的方式筹集资金40万元,在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以古法烧制出一窑青瓷,将外界目光再次聚焦到了渐渐被人们遗忘的龙泉古法柴烧青瓷技艺。
  今年45岁的张晞是土生土长的宝溪人,17岁就跟随爷爷烧制青瓷。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让古法柴烧青瓷这门古老的手艺得到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看到“青如天、明如镜、声如罄”的龙泉柴烧青瓷。
  然而,古法柴烧青瓷每次动辄几十万元的成本,且成品率低,让这项古法技艺的传承陷入困境。“筹备一次古法柴烧青瓷一般需要4个月时间,且烧瓷时间选在秋季最为理想。烧制一次需要30个小时,要由20多个窑工一起完成,什么时候添柴,什么时候出炉,都很有讲究。”张晞说,正是因为这些“苛刻”条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个手艺渐渐被液化气窑取代。
  “古法柴烧技艺需要传承,这是我们龙泉青瓷人的职责。”张晞说。
  去年10月,在朋友的提议下,张晞在“众筹”平台上发出了“跟我一起烧一窑青瓷”的倡议,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吸引了400多人“认筹”,“众筹”款从200元到3万元不等,分为7个档次,最终共筹集40万元。“‘认筹’人来自全国各地,远至新疆、广西,近至江苏、上海,虽然大部分人对古法柴烧青瓷技艺并不了解,但是我感受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1月2日,当张晞和窑工们打开窑门,取出一件件如玉般清澈明丽的青瓷时,“认筹人”和游客们一拥而上,激动不已。
  “柴烧的美在于你永远不知道烧出来的瓷是什么样。”张晞说,“由于落灰变化的不可预测,加上纯手工拉坯,器型只能相似,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每一件柴烧成品都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这也是柴烧瓷器极具收藏价值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宣传这项古老技艺,张晞表示即将到来的新一次“众筹”,他将选择更大的“众筹”平台,目前他已着手挑选下次烧制的青瓷器型,希望给大家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