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遂昌番薯干产业化 网络销售收益好

  连日来,遂昌县柘岱口乡五星村岙头自然村的村民们,在村头的番薯干产业协会厂房里忙得热火朝天。刨皮、切块、煮熟、晒干,上万斤番薯被赶制出来晒成番薯干。“这几天,到我们这里拿货的客户有上海、衢州、福建等地的。前几天还接到温州那边客户的电话,说要每天供应他500斤番薯干。”番薯干产业协会的会员叶法武向笔者介绍近来的订单情况。
  岙头自然村海拔1000多米,村里种了很多番薯,以前种出来的番薯找不到销路,价格也低,村民卖不掉的番薯都拿来喂猪。项华云老人家今年75岁,种了一辈子的番薯。他说把番薯做成番薯干,收益多了十倍。“我们村里很多人都尝到了种番薯的甜头,今年是第五个年头了。年收入从最初的两三百元,到去年,最多的一户赚了4万元左右。”
  去年九月份,村里的种植能人叶益华,联合其他四户村民,成立了番薯干产业协会,对全村79户村民种植的100多亩番薯地进行统一规划。将原来零散的种植、销售方式改为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方式运营操作,产品效益、美誉度和销售情况日渐红火。
  番薯干原本是在农村集市上零卖的土货,现在通过网络成为畅销的有机食品。截至目前,柘岱口乡五星村已经销售近20万公斤,实现产值400多万元。
  村民黄雪莲开心地说:“我们以前都是靠外面打工去赚一点钱,现在在家里种点番薯晒点薯条就有钱赚了,感觉很幸福,心里很高兴。”
徐姣 项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