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不易,护水更难。2016年金华市金东区提出要“畜禽污染整治三年行动两年完成”,重点建设20个花园式生态智慧牧场,打造全省美丽养殖示范标杆,深化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
融合园林景观设计,打造花园式牧场
围绕“希望田野、美丽金东”的建设要求,充分利用金东区平原绿化彩化优势,加快林牧产业融合,结合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全面规划养殖场整体环境绿化彩化景观提升方案,对养殖场的围墙、门面、圈舍、道路及绿化景观等进行精心设计,引种香泡、桂花等有香味的观赏树木,丰富红叶石楠、银杏等彩色树种,统一墙体改造,统一墙面粉刷,做到“一场一品一特色”,逐步实现畜牧养殖与周边环境高度友好和谐,实现养殖场花园式的华丽转身。
推广畜禽清洁生产,打造生态化牧场
在基本完成“养殖场+农业基地”种养对接、农牧融合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畜牧养殖结构调整。一是统筹规划养殖小区和农业园区的布局,以园区建设为大平台,加大沼液池和管网建设,实现畜禽排泄物区域内综合利用中循环。同时加大实施有机肥项目,健全沼液配送服务体系,扩大商品有机肥和沼液应用,基本实现畜禽排泄物转化、商品有机肥生产和推广应用的动态平衡。二是实施畜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示范推广微生物制剂、新型植物饲料等生态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加快推进规模养猪场自动化喂料、智能化控温通风等设施化改造。到2016年年底,全区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力争达到80%,标准化生猪养殖量占总饲养量85%以上,全区规模养殖场(小区)清洁化生产率达100%。
引入“互联网+”思维,打造智慧型牧场
加快“互联网+”思维引入传统畜牧生产,探索建立依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平台实现精细化养殖的智慧养殖模式,示范推广应用智能分栏、自动喂养等技术实现生猪料肉比动态调整;尝试应用生猪智能化芯片技术,动态监测生猪体重、体温及喂养情况等信息,全程记录并归档,实现猪肉食品安全可追溯。到2016年年底,力争实现20家养殖场的养殖生产全程可监控、养殖生产技术远程可指导、养殖产销管理后台大数据可分析。
构建长效监管网络,打造“透明体”牧场
在已建成10辆沼液配送槽罐车和5家生猪定点屠宰场视频监控系统配置的基础上,对243家保留养殖场进行空间坐标定位并将详细的地理信息统一上图入库,全面完成一个覆盖农业“两区”、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养殖场治污设施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六位一体”的现代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同时,借助监管平台,探索构建由区政府及区级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养殖场(户)组成的四个层级的网格监管体系,消除监管“盲区”,解决监管“真空”,形成一个“覆盖全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长效监管服务和透明化的实时监控体系,提高金东区畜禽污染整治及治水护水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