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裘云峰
本报讯 罕见的强寒潮正在侵袭浙江。“合作社在1月19日就临时组织20多位员工,对230多亩葡萄园实施了覆盖薄膜、加固棚架等防灾措施。”湖州市吴兴区埭溪镇联山村萄馨园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晓峰日前告诉记者,虽然措施提前做到位了,但对来势汹汹的寒潮心里还是没底。正在考虑给葡萄保个农险时,听说省里提高了农险保障标准,这下,更坚定了他投保的决心。
1月18日,省发改委、省财政厅、浙江保监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从今年1月1日起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标准,扩大农作物覆盖面。
根据《通知》,水稻、大小麦、油菜、大棚、大棚蔬菜、露地蔬菜、葡萄、露地西瓜、大棚西瓜、生猪、肉鸡、林木等12类农业产品保额标准得到了提高。水稻保额由每亩500元、750元两档调整至每亩600元、900元、1000元三档。大棚保额由按实际价值的60%确定提高至完全覆盖实际价值。大棚叶菜类蔬菜保额由每亩400元、600元、800元、1200元四档调整至每亩400-1800元;多年生蔬菜保额由每亩 1400元、1600元、1800元、2200元四档提高到每亩1600元至3300元。生猪保额由最高每头600元调整为每头600元、900元两档。沈晓峰关注的葡萄保额由每亩1000元、1500元、2000元三档调整至每亩1000-3000元。
农险的保险责任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如水稻保险责任增加“内涝、冻灾、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病虫害保险责任扩大为“病虫草鼠害”;水稻、大麦、小麦、油菜保险损失率在80%(含)以上视为全部损失;生猪保险(包括A款与B款)增设地震、冰雹、冻灾、政府扑杀保险责任。
农险新政还降低了部分保险费率,同时加大补贴力度。水稻保险费率由6%下降至5%;油菜保险费率由5%下降至3%。大棚、大棚蔬菜、露地蔬菜、大棚西瓜、葡萄保险的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均由55%增加到70%;淡水养鱼、稻田养鱼险种的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均由45%增加到60%。
《通知》还明确建立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目录库,实行目录清单适时动态调整机制。除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品种目录外,建立茶叶、食用菌、杨梅、山核桃等具有浙江特色品种目录,各县(市、区)在具备条件的保险公司中自行选择,经省农险协调办组织审核,可以参照有关规定享受补贴政策。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加快开发地方特色保险品种,积极探索气象指数、价格指数、区域产量等创新型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