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1月7日上午,兰溪市举行“把脉兰溪农业、助推转型升级”研讨会,市委书记朱瑞俊、代市长蔡艳和全市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及农口各部门中层以上干部汇聚一堂,听专家把脉兰溪农业转型升级。
兰溪市是我省农业大县(市)。为进一步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的农业发展,去年12月中旬,该市开展了“百名农业专家兰溪行”活动。由市农口各个部门邀请相关农业专家,围绕“产业发展、农旅结合、农村电商”三大重点和杨梅、枇杷、中药材、花卉苗木、木本油料、水产养殖六大产业,深入全市16个乡镇(街道)摸底调查。7日举行的研讨会,既是“百名农业专家兰溪行”的成果展示汇报会,也是相关专家对兰溪市“十三五”期间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建言献策会。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农科院、浙江大学、省农业厅、省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10位专家代表,就规划编制、农业电商、农旅结合、畜牧、水产、杨梅、枇杷、中药材、木本油料、花卉苗木等10个专题,结合半个多月的实地调研,围绕产业发展趋势、兰溪的实际情况及工作建议等作了阐述。
专家们的发言受到与会者的好评。该市香溪镇镇长胡建平对记者说,专家们的发言既有产业发展的全局性分析,又有针对兰溪实际的意见建议,有高度,接地气,听了很受启发。据他介绍,该镇有2万多群蜜蜂,在“百名农业专家兰溪行”活动中,浙江大学的一位蜂业专家与镇里结了对子。在听了专家的分析建议后,镇里已决定重新定位、规划蜂产业,着力打造兰溪的“蜜蜂产业特色小镇”。
兰溪市农林局局长严秋林告诉记者,兰溪农林业产业类别丰富,特色产品众多,但单体规模都不大,转型升级任务比较艰巨。专家的结对指导,将有力增强兰溪特色农林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为全市农林业在“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里实现转型升级打下基础。
研讨会上,省农科院与兰溪市政府签订了联合组建国际杨梅研究中心协议,与兰溪市农林局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浙大农学系与兰溪市农林局、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与赤溪街道分别就联合培养企业博士后、合作建设渔业特色小镇签订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