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1月8日,省农业厅召开农业生产形势分析会。会上各产业预警分析师对我省2015年粮油、蔬菜、畜牧、茶叶、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市场销售以及成本收益作了详细分析,并对2016年产销趋势作了预测和展望。
会议分析指出,去年我省粮食、蔬菜产业生产稳定,茶叶、水果、中药材产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畜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生猪调减逐步到位。受去年晚稻收割期间长期阴雨和地产稻谷价格下降等影响,今年我省粮食生产面临压力,蔬菜生产将基本稳定,生猪价格将维持较好盈利状况,水果产值有望增加,茶叶以稳为主,食用菌、中药材多数品种效益较好。大宗低质农产品面临去产能、去库存的压力,优质农产品仍然供不应求,价格稳中有升。
据悉,从2012年起,我省整合了基点调查经费和业务综合统计经费,设立了“菜篮子”监测预警财政专项。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初步建成了一个可用、可看、会判断、能预警的浙江农产品产销监测预警系统平台,涉及粮油、蔬菜、茶叶、水果、畜牧、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种子等。该平台的建立让农产品的管理、经营和生产主体都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情况、交流信息、互通有无、共享成果。同时,我省还大力加强农产品监测预警分析师队伍建设,聘请了省级农产品预警分析师,并在每个监测预警县(市、区)农业部门确定了联络员,目前,56个监测预警县(市、区)有联络员7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