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法制

23年前他好心收留了他23年后他推着车来报恩

  近日,东阳市公安局办证中心大厅门口,两个中年男人紧紧地相拥在一起,泪水涟涟。在场的民警和群众也都不由自主地为他们鼓掌。这是一个报恩的故事。
  张国成,吉林人,目前在嘉兴做修鞋匠。1993年7月,他和朋友到广东打工。但是一切都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顺利,工作没找到,住的地方没着落,可以投靠的朋友也没找到,两人身上的钱加起来仅剩11元。那天晚上9点多,两人坐在岐江边,张国成说:“那时我就想,要不大干一票,去抢或去偷。”
  这时,江面上驶过来一艘渡船,4个年轻人从船上下来。其中一人见他们这么晚还坐着,就问了他们怎么回事。在得知张国成两人的困境后,这人叫了一辆出租车,把他们带到了自己工作的厂里,让他们暂时住在自己的宿舍里,还提供饭菜给他们吃。
  这人叫王立新,与张国成同龄,见到张国成的难处,他便好心收留了他们几日。几天后,张国成在一家红木工艺厂找到了工作。告别时,王立新给他留了张便条,说:“这是我在东阳的地址,有机会你来东阳,我们再相聚。”
  “那时通讯不发达,我们告别后,就再也没见过面。我还不小心遗失了那张便条,记不清他住在哪。”张国成说,这些年,他以修鞋为生,自食其力,过得很踏实很心安。但是他心中一直有个想法,就是想再见见这个恩人。“知恩要图报,虽然我没啥好报的,但我要对他说谢谢,是他当年拉了我一把,让我免了牢狱之灾。”
  今年11月30日,张国成整理好行装,骑上小三轮车从嘉兴出发了。车上载着修鞋工具和生活用品,还挂了一块红色的横幅,写着“寻‘弟’号”。但因车上东西重,不好骑,他只能推着车走,走了10多天,磨破了两双鞋。
  12月11日下午,张国成到了东阳市公安局办证大厅,求助民警帮他找王立新。东阳市公安局户政科副科长徐方萍说:“他的故事感动了我。我当即就在户籍系统输入了王立新这个名字,在东阳叫这个名字的有20多个。我们根据他提供的信息一一排除。”
  “当我把对应的照片调出来给张国成看时,他一眼就认出来,激动地说着‘是他,就是他’。”徐方萍说,“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民警先联系了王立新,在确定事件的真实性后,王立新赶来与他会面。”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这一幕。
王春苗 徐步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