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陈小方:种田一样有出息

  他白净清瘦,带些艺术气息,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农民,可他说自己就是个“现代职业农民”。33岁时,他半路出家,倾其所有办起了农场。他叫陈小方,是丽水百味合作社的理事长。通过3年多的努力,陈小方在农业领域干得风生水起,也用事实证明了种田一样有出息。
钟情土地,投身现代农业
  陈小方的父亲是个老农民,一辈子靠天吃饭,在这片土地上劳作时,并未收到理想的回馈,因而对农业极度失望。从小,父亲就告诉陈小方:要努力读书去城里工作,种地是没有出息的。
  陈小方初中毕业后,通过特招考入了丽水商校(现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看起来,陈小方的成长轨迹正按照父亲的期望行进着。其实,陈小方并不留恋城市生活,他几度告诉父亲,想回村创业,换来的是父亲的严厉呵斥。无奈之下,陈小方毕业后留在丽水市工作,之后,又创办过广告公司。
  十年的奋斗,陈小方已小有成就,但他却感到焦虑、迷茫。儿时的梦想经常盘旋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他幻想拥有自己的农场……
  直到2012年,丽水市莲都区政府提出大力发展白莲、白枇杷这两大产业,并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机会来了!在深思熟虑后,陈小方决定先瞒着父亲流转土地,去种处州白莲和水稻。
  仿佛是老天有意要考验他,刚插秧没几天,一场30年一遇的暴雨把稻田冲得面目全非,陈小方心想这下可完了。后来经过农业部门的指导,请来帮工扶起秧苗,挽救了水稻。
  种植第一年基本处于摸索阶段,由于市场营销这块没做好,好产品没卖出好价钱。
使用沼液,生产优质农产品
  回农村创业前,每次回乡下老家,陈小方的父亲总会让他带些家里种的菜和米,还特别叮嘱说自己种的菜是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的。当时他没太在意,只是觉得家里带来的米和菜特别香甜。回农村创业后,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成了陈小方的创新点。
  在整个种植过程中用沼液代替化肥农药,这在很多乡亲们眼里实在不可思议,但陈小方就是要让不可能变成可能。沼液的肥效是普通化学合成肥料的多倍,极易被植物吸收,而且沼液还具有驱虫、杀虫的功效,幼虫和虫卵的致死率为90%以上。更重要的是,这样种出来的莲子和大米都特别好吃。
  为了保证农产品的高品质,陈小方还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追溯机制,不光用图文的形式记录整个生产过程,每个过程还都有主管单位的检测报告来完善整个追溯体制。
抓住机遇,好产品供不应求
  2014年,陈小方种植的大米和白莲获得大丰收。
  这一年,陈小方也抓住了机遇。由丽水市农业局搭台的丽水生态精品农博会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他带着自己的优质农产品赴杭参展。展会上,他用“扫微信,赠大米”的方式给自己的农产品做宣传,所带去的2500公斤单季香米,两天就卖了1500公斤,未待展会结束就不够卖了。原生态处州白莲虽然130元一公斤,比市场价高出不少,但是半天就被销售一空,展会期间多次补货。“浙百味”处州白莲酒凭借酒质透亮、品质纯正、口感醇香的特点受到市民的青睐,4天销售总额达到3.2万元。
  农博会回来后,陈小方通过媒体、展会、农产品超市、电子商务(网店)多方面自我营销,当年营业收入有80多万元,是前一年的2倍多。
  陈小方的现代农业梦不仅没有破灭,反而越做越美了。如此一来,一直反对他种田的父亲也不得不承认,种田也是有“出息”的。
不断学习,做有文化有梦想之人
  陈小方非常好学,他总是一边学习一边摸索。2013年,陈小方参加了浙江省成人统一高考,并顺利被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业领军人才班录取。他在那里学到了新知识,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农业有着广阔的天地。生态、创新、品牌等,都让陈小方怀着好奇去探索。他决定在发展农业的路上,成为一个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学习期间,浙江农林大学王惠润副院长寄语陈小方:有思想、有创新、有行动、有实效。这简洁的话语,成为他投身现代农业的不竭动力。
  今年陈小方还联合母校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一支新的创业团队,采用废弃菌棒+废弃稻壳+废弃莲蓬莲壳制作成铁皮石斛基质,试种铁皮石斛。他带领团队一起到基地考察,一丝不苟地向团队成员传授从地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细节。在团队的共同酝酿下,陈小方正努力结合当地的民宿经济发展,投身民宿生态农产品开发,为建设美丽乡村寻找更多的文化故事。
  随着创业的成功,陈小方越来越认识到知识对农民的重要性。他设想建一个培训机构,希望把自己在农林大学及各种培训班学到的知识传播给当地农民。“做农业是我从小的梦想,我要一直走下去,坚持品牌化经营,走差异化、特色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陈小方坚定地说。 王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