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2011年实现杂交稻亩产900公斤后,一直努力冲刺亩产1000公斤。而一种水稻专用肥已助力超级杂交稻实现亩产1026.7公斤。
据介绍,袁隆平在改良种子方面做出努力后,发现单纯通过改良种子提高水稻单产空间有限,指出“三良种植法”即良田、良肥、良种是水稻种植的三大核心要素,并委托湖南丰惠肥业有限公司牵头校企合作攻关。2011年始,丰惠肥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欧阳平凯的团队签订合作关系。“上世纪60年代始,由于过分使用化肥,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土壤酸化、板结严重,农产品的品质、抗病性也随之降低。”欧阳平凯团队成员、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胡南介绍,1975年1公斤化肥可以增产25公斤,而现在只能增产10公斤。针对此种情况,团队从提升“良田”和“良肥”入手解决问题。
他们在传统的氮、磷、钾等无机养分中,合理添加了中微量元素、20%-30%的高品质有机质、活性微生物菌剂以及少量抗虫抗逆的生物活性成分。胡南介绍,较之含45%-50%氮磷钾养分的传统肥料,他们配制的肥料虽然只含35%的氮磷钾养分,但同一片农田内,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反而稳定增产10%左右,苗期生长优势尤为明显。
欧阳平凯介绍,2011年与湖南丰惠合作至今,他们推出的水稻专用肥成功助力袁隆平院士实现了亩产1026.7公斤的世界最高水稻单产,被袁隆平院士指定为“超级杂交稻”专用肥。
杨芳 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