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地处三门湾畔的三门县,近年来充分发挥山海资源优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型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日前,记者专访了三门县委书记董服标,请他谈谈三门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和经验。
董服标告诉记者,三门有“三门湾、金银滩”之美称,是我省水产养殖第一大县,著名的中国青蟹之乡。近年来,当地发挥山海优势,深入实施“海洋强县、绿色发展、民生优先”战略。“三门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后,我们制订了《三门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2015年)》,结合三门的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突出生态循环、全产业链发展,提出将三门打造成我国东部沿海蓝色农业示范区、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重要节点的目标。”董服标说,根据这一目标,当地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主平台,以加快“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为主路径,强化基础投入,突出科技应用,培育新型主体,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构筑产业特色鲜明、装备现代化、生产集约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今年,省里对包括三门在内的26县的考核从以往的GDP转为生态民生等指标。董服标说,县委、县政府就省里新的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进行了多次研究,对总体水平、绿色发展、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等四类13项指标及动态性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当地实际,提出了具体目标。“我们认为,考核指标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工作担子轻了,而是责任更重了,它要求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更加全面,更加注重长远。”
董服标说,按照《关于推进淳安等26县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特色精品农业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三门制定了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实施方案(2015-2017),出台了农业节水、化肥农药减量、基本农田土壤污染治理办法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扶持政策主要包括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培育农产品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六个方面。扶持政策正在进一步修改,将于明年1月起实行。下一步,三门将围绕“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总体要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一项目标任务、一个推进方案、一套支撑政策”思路,以农业“两区”为主平台推动绿色发展,以种养结合、农牧对接培育生态农业,以智慧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优化空间布局,以亚热带植物园建设推动沿海观光旅游区建设,以农村淘宝项目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以各种展会扩大品牌营销,以浙大农技推广中心三门分中心优化农业科技服务。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操作,科技支撑,进一步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经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