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明
利用秸秆资源,发展草食动物是我国畜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务院提出并实施“秸秆养畜”,在全国掀起了秸秆养牛、养羊热。但由于牛羊繁殖能力低、生长速度慢以及秸秆利用成本高等因素的限制,牛羊生产效益较低,发展速度慢于猪禽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变迁,由于对农作物秸秆出路等环境问题的重视,目前又具备了发展牛羊业的条件。
当前再掀“秸秆养畜”的机遇分析
中央出台发展草牧业政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发展草牧业。为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农业部等有关部门也在调研利用秸秆发展草食动物的政策,新一波的发展高潮将会来临。我省为了鼓励草食畜禽发展,出台了《湖羊、兔子、蜜蜂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把发展规模养羊场和企业化经营的秸秆收集利用中心作为支持对象。湖州市把湖羊振兴作为全市发展畜牧业、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了许多规模羊场,较好地利用了秸秆资源。临安市利用笋壳资源养湖羊,在短短几年里发展了几十家湖羊场,存栏湖羊4万多只,每年可利用10多万吨废弃的笋壳。我省的湖羊产业也从浙北的太湖流域走向全省、走向全国。
草食动物的生物特性和牛羊肉市场的需求拉动。牛羊等草食动物以吃草为主,吃的是草,拉出的粪便是良好的有机肥,在整个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清洁循环作用。1头成年奶牛每年要消耗10吨秸秆,1只湖羊要消耗半吨秸秆,一个牛羊场就可以把周围农田的秸秆和蔬菜下脚料利用掉,是典型的“环保机器”。同时,我国牛羊肉产量有限而消费巨大,全国人均牛羊肉占有量不到8公斤,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需每年从国外进口50多万吨,牛羊肉价格总体保持上升势头,调动了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展牛羊业的积极性。
禁止秸秆焚烧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治理大气污染把禁止秸秆焚烧放在重要位置,各地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把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的开展为秸秆饲料化利用创造了条件,饲料化使秸秆有了出路,减少因处理困难而大量焚烧。
秸秆利用技术在不断进步。如各种青贮技术、氨化技术、微贮技术,大窖青贮、包膜青贮,对保存利用秸秆、提高营养价值、降低利用成本起到重要作用。据部分牛羊场反映,经过青贮的稻草等低质量秸秆,只要加入适量的玉米粉、糖蜜、微生物菌种等,秸秆的综合质量就超过北方的羊草。秸秆利用的各种机械装备也层出不穷,收割的、搂草的、打捆的、粉碎的、包膜的都有,特别是与联合收割机配套的秸秆利用机械,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部分饲料厂也从生产单一的猪禽精料转向利用秸秆的羊、兔全价饲料,每年可消耗相当多的粗饲料。
是降本节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十年来一些奶牛场为了追求高产优质,从国外进口苜蓿草、燕麦草,价格高于玉米,或者从北方购买羊草,成为奶牛场的重要成本。利用处理好的优质秸秆代替部分进口粗饲料,可以大幅度降低饲草成本。据嘉兴秀州区东兴奶牛场反映,大量饲喂青贮的稻草、麦秆等,不但平均年产奶量超过10吨,每头奶牛的粗料成本也比本省其他奶牛场节约2000多元。目前,我省大部分水稻、玉米、芦笋秆等在收割后,秸秆就散落在田间地头,甚至堆放在路边。通过引导,相信从事秸秆的收集、加工与销售,将成为一个新型的生态职业。
要激活“秸秆养畜”的动力
营造浓郁的“秸秆养畜”氛围。一是抓住养殖大县和专业养殖场户这两个关键。只有牛羊养多了,秸秆的需求量才会加大,才会迫使养殖场户去收集秸秆。二是根据资源培育养殖场户,要围绕种植基地、粮食生产功能区等,就近便利地布局一批羊场或秸秆收集利用企业,把秸秆喂羊和粪便还田结合起来,让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科学利用秸秆资源。首先要拓展草牧业的内涵和范围。草牧业除秸秆资源外,还应包括蔬菜叶、作物藤蔓、野草、林产品废弃物等其它牛羊可食用的植物资源。二是明确支持利用对象。通过对一些养殖场户的调查,规模养殖场必须收集大量秸秆,特别是养殖100—300只之间的小场(大户),基本靠收集附近的草资源,秸秆收集成本低,基本“白捡”。而千头以上的羊场都要购买部分商品草料,所以要把重点放在鼓励中小规模场户多利用秸秆。三是科学地低成本利用。秸秆资源在新鲜时含水量非常高,要想晒成干草非常困难,如果用机械烘干成本更高。要广泛采用青贮、微贮、氨化等方式,既保存含水量较高的秸秆,又保证品质优良。对不同原料要科学调制,特别是稻草、麦秸等可溶性糖分少、粗蛋白含量低的原料,更需要通过添加其它原料来改善品质。
专业化开发利用秸秆资源。湖州市南浔区的南元里生态农业科技公司,专门收集周边农户的稻草、麦秆、油菜秆等,加上自己生产的高产牧草,加工成优质的青贮饲料,除喂自家的湖羊外,还向其他羊场销售青贮饲料,每吨价格在400元以上,每年可利用5000吨新鲜秸秆。要大力推广该公司的做法,依靠兼有社会化服务功能的专门企业做这件事。秸秆收集利用中心应实行企业化经营,主动与种植基地、收割机手等合作,及时加工新鲜足量的秸秆资源,靠加工、买卖秸秆饲料盈利。
发展“秸秆养畜”的政策思考
要鼓励发展养殖场户。秸秆资源主要集中在农区,应按照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鼓励在种植基地和农业园区建立适度规模的羊场。如500亩农田布局一个占地10亩左右的羊场,就能实现秸秆和粪肥的就近就地利用。要通过宏观调控,科学布局。同时,通过创建标准化牧场等建设项目、扶持贫困户等途径奖励养牛羊场户。
要鼓励建立专业化的秸秆利用企业。对秸秆收集利用企业实行项目扶持或奖励,企业用地列入农业设施用地范围,根据不同规模和不同投资额建设堆草棚、青贮窖,购置饲草加工机械享受农机补贴。
要做好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对于我省广大地区来说,养羊是一个新产业,许多技术问题是陌生的,对于秸秆的科学利用更是新鲜事物,需要靠各级农技部门推广传授新技术。同时,要宣传成功发展秸秆养羊的典型,让农民群众认识到其中的好处和利益。
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可以把收集利用秸秆数量与保护环境成效挂钩,奖励秸秆利用好的单位和个人。同时,配合环保部门对焚烧秸秆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营造科学利用秸秆、保护大气环境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