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农机化

农业大户:盼无人机破招工难

  一边是农业大户因为大规模农作物养护遭遇招工难,一边是植保无人机科技企业订单匮乏。这是浙江空行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汪万里遭遇的现实烦恼。
  近日,在长兴县虹星桥镇农业大户莫建华的农田里,一架由浙江空行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农田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飞行演练。“喷洒均匀、省时便宜。”对于这台由长兴本土企业研发的植保无人机,莫建华很满意。
  据介绍,目前,长兴农村主要使用手动背负式喷雾器承担防治病虫害的任务,平均一人一天只能喷洒15亩到20亩。如果用浙江空行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植保无人机一次性飞行13分钟,便能为20亩农田喷洒农药。“这样的演示推荐,我们一个月都要做三四场,但是订单却寥寥无几。”公司业务员柏丽敏介绍,由于缺乏本地订单,公司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寻找当地农业大户进行推荐演示。
  汪万里说,当初落户长兴就是看中了这里有十万亩茶园,还有大规模的农田和葡萄园,但从市场来看,远不如预期。
  长兴县和平镇白茶种植户吴有良同样无奈。“我家有茶山120亩,每年到了养护阶段就怕得慌,人工费贵不说,还找不到人。”吴有良说,之前,也了解过无人机的事情,但相关补贴等政策还不清晰,他们也只能干着急。“今年5月份,在一次农技技术推广活动上,就有无人机演示,但农户并没有购买。”长兴县农业局的宁国云介绍,农户比较关心的是无人机政府农机补贴政策,但现在相关政策并没有出台,因此长兴正在制定相应地方办法来缓解这一难题。
  植保无人机离长兴农业大户有多远?对于这个问题,宁国云介绍,国内植保无人机的价格在6万至20万元之间,对合作社和大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加之目前植保无人机的行业标准没出台、购机补贴难申请等原因,导致了目前无人机在长兴难以大规模推广。
  宁国云表示,今年长兴的粮食生产扶持新政策突出两个:加大对规模种粮的补贴力度;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及社会化服务。这将为今后无人机的运用打开市场。
  此外,无人机的正常使用还需要能熟练操控飞机的飞手。“我们已和长兴职教中心合作,为学生提供免费培训,届时可雇毕业生当飞手。”柏丽敏介绍。
常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