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法制

为一只垃圾桶,邻里之间上演“拉锯战”

  •   位于宁波市江东区东胜街道樱花社区的聚金家园小区如今已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小区单元楼道前刚更换不久的新垃圾桶,在绿化带的掩映下看上去并不显眼。然而,谁也不曾想到,这只不起眼的小小垃圾桶不久前却在社区里惹出了不小的风波。因为楼道里的居民都不愿意让这个垃圾桶摆在自家门前,一时间,原本相处和睦的邻里之间爆发了持续两个多月的“垃圾桶大战”。
    小小垃圾桶竟“人见人嫌”
      聚金家园小区是原甬升村集中安置拆迁农民为主体的小区。小区共有350多户人家,自交付以来,每个单元楼前都配置了相应的垃圾桶。但因为用的时间久了,不少垃圾桶出现了裂缝,垃圾渗出的脏水通过裂缝常常漏得满地都是,脏臭的环境让居民很是抱怨。尤其是8单元楼道前的垃圾桶更是破旧不堪。
      今年6月,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8单元楼道前的垃圾桶散发出的气味越来越难闻,四溢的污水招来了不少苍蝇蚊虫。原本,小区物业打算等垃圾分类实施后统一投放新的垃圾桶,此时也不得不提前更换一批新垃圾桶以解燃眉之急。这本是一桩方便大家的好事儿,结果却演变成一场持久的“拉锯战”。
      “这个垃圾桶本来就不是放在我家楼道口的,是隔壁楼道欺负我家晚搬进来,才把垃圾桶挪过来的。要放就放到原来的位子去!”看到物业把新换的垃圾桶重新放到自家门前,住在垃圾桶正对面楼道一楼的曹阿姨不乐意了。无奈之下,小区物业只好把垃圾桶挪到了隔壁楼道门口。但隔壁楼道的住户朱大姐也不高兴了,并且不认同曹阿姨的说法,“为什么要搬来挪去的,这个垃圾桶一直都是放在那里的,现在也应该放在那里。”朱大姐回拒道。
      于是,小小垃圾桶在小区里变得“人见人嫌”,不停地被当作“皮球”一样踢来踢去,有时候今天放在这里,第二天一觉醒来又被挪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谁都不愿放在靠自家门口近的地方。半个多月后,在反复的扯皮中,这只崭新的垃圾桶彻底失去了踪影,但“垃圾桶大战”并没有因此停止。
      没有了垃圾桶,垃圾总还是要扔的。于是,8单元的住户们早上扔垃圾只能跑到其它单元楼去。但面对陡然增多的垃圾量,其他单元楼的住户也有意见了,“你们自己的垃圾桶怎么不用?这里只有我们楼道的住户才能扔”。就这样,为了不让8单元的住户来倒垃圾,其他单元楼的几位老婆婆干脆把自家楼道的垃圾桶管起来,打起了垃圾桶“保卫战”。
    调解员巧借“公约”解疙瘩
      小区垃圾桶摆放问题看上去是一件小事情,但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处理好,有可能导致其他单元楼道的住户也会仿效不让放置垃圾桶,从而使邻里矛盾进一步加剧。”一接到社区的求助,樱花社区的“老娘舅”董阿姨就意识到这次调解的重要性。
      在了解了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之后,董阿姨与社区的社工第一时间联系上小区物业,要求物业公司及时倾倒垃圾桶。如此一来,也让小区居民安了心,不用担心今后会因家门口的垃圾桶而影响自己的生活环境。
      那么,8单元的垃圾桶到底该放在哪里?董阿姨与社工又通过走访,找到矛盾最深的曹阿姨和朱大姐两户,进行一对一的沟通。
      “垃圾桶本来是小事情,大家都是邻居,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为这么个事情闹翻了有什么好的。”在调解中,董阿姨与两户居民打起了“感情牌”,希望大家各退一步,把垃圾桶摆在两个楼道的中间位置,这样两边影响都小。但没想到,这个提议很快被两方拒绝。
      “8单元一共有三个楼道,要么每个楼道前面都放一个,要么垃圾桶每隔一个月轮流在每个楼道摆放。”在调解中,曹阿姨坚持道。但这让其他住户难以接受,“垃圾桶的摆放本来就是靠大家的忍让,谁家愿意楼道前放一个垃圾桶啊,如果你家搞特殊,其他人就会有样学样。”“根本没必要每个楼道放一只,这不仅浪费资源,也会增加清运工的工作量。”社工和物业也提出了反对意见。一时间,各方都有自己的坚持,让调解工作陷入了瓶颈。
      情感劝说行不通,调解员董阿姨从大局出发,搬出了樱花社区新的“邻里公约”,希望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社区环境大家维护,不能因为个人原因影响整个小区的和谐环境。在一次次的说情明理下,曹阿姨心里的疙瘩也慢慢解开了。
      此时,董阿姨再次趁热打铁:“大姐你放心,垃圾桶就放在你家和旁边楼道正中间的位置,两家影响都小。我们浇上水泥底座作固定,从此位置就不挪了。同时挂一块温馨提示牌,让居民把垃圾一定要扔到垃圾桶里面,我们也一定会督促物业搞好清洁工作,保证垃圾桶的整洁。”在调解员的劝说下,曹阿姨最终放下了顾虑。
      第二天一大早,调解员和物业人员一道去浇水泥,摆放好新垃圾桶。(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陈赛男 何锡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