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七色土

父亲的教诲

  □人生读本 俞云龙/文
  人上了年纪,就常常容易生活在回忆之中。不知不觉,自己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想些什么呢?于是想到自己的父亲,以及父亲对自己的教诲。
  那条黄鳝
  记得10岁的时候,我喜欢捉黄鳝,并且也以捉黄鳝在家乡出名。每当放学回家,总是喜欢边行走边寻找捉黄鳝的契机。这天,我又捉到一条二两来重的黄鳝。回家把它养在自家的挑水桶中,就又奉母命去拔猪草了。
  晚上回家,我朝水桶中一看,我捉回家的那条黄鳝不见了。于是我就哭了起来。父亲这时走过来问我为什么哭?我说,我养在水桶中的一条黄鳝不见了。父亲连忙惊讶地问我,那条黄鳝有多大?见父亲这样问,我就问父亲是否是挑水没注意而把我养在其中的黄鳝给倒掉了?父亲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问我,那条黄鳝有多大,我说不小,有半斤多重。父亲说,那可不是条小黄鳝啊!
  见父亲没回答我。我就去找母亲论理。说父亲不小心把我捉回家的黄鳝给倒掉了。母亲见我还在不住地掉眼泪,就说有什么好哭的,等会让你父亲赔你一条黄鳝就是了。
  晚饭后,父亲又一次问我,那条黄鳝有多大,我肯定地说:起码有半斤多!不一会,父亲端出一只洗脚盆,我一看,里面装的就是我捉回来的那条黄鳝。我刹那间感到脸上一阵火烧一般的感觉。父亲见我低头认错的样子,就慈祥地跟我说:“孩子,今天的事你以后要记得,尤其是小孩子更要诚实,多大的黄鳝,就说多大,不然会被乡亲们所耻笑的。”
  几十年过去了,父亲也早就去了另一个世界,但父亲所说的话我仍然不敢忘记。
  捡石头
1983年我们家因为茅房破烂不堪,且面临倒塌的危险,父亲就决定重建老屋。重建房屋的第一项准备工作,就是到溪滩上去捡选适当的石头来供砌房屋的基础。我挑着一担畚箕跟着父亲到了溪滩,父亲也没说什么,就说让我把好的石头捡拾回家。至于什么是好的标准他没有说。我很积极,很快就捡拾起一堆石头,正准备往畚箕中装的时候,父亲制止了我。
  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溪滩上石头是不是很多?”我回答他:“是的。”“我们建房子是不是需要整个溪滩上的石头?”我说:“那肯定不需要。”父亲自言自语地说:“是啊!我们建个小房子,哪里需要这么多的石头。”他接着说,“孩子,这溪滩上石头千姿百态,有大有小,有圆有扁,有长有短,有的石头适合建造桥梁,有的适合造大厅,有的适合砌路面,有的适合砌我们的房子。而你所捡拾的石头圆嘟嘟的,泥水师傅肯定不喜欢,也不利于他们手艺的发挥。你再看看我所捡的石头,比较扁,长短适宜,大小适中,只有这样的石头砌起的墙脚才能服帖牢固。”
  我看了看父亲畚箕中的石头,又看了看我捡拾的石头,羞愧地低下了头。父亲又对我说,“孩子,捡拾合适的石头造房子的经验,你已经基本明白了,还有许多你不甚明白的道理,我有必要告诉你,其实你今后的路也像我们今天捡石头的道理一样,溪滩上有那么多的石头,我们捡拾得完吗?肯定捡拾不完。因此能被捡拾上的也是一种机会,千百年的等待终于有了用处,这也是石头的梦想。你今后如有机会被社会所赏识,就要积极有为,报效社会。”
  父亲的话不重,但掷地有声。以后,每当我在工作中碰到困难挫折,我就时时回想父亲当年的教诲,于是便有了战胜困难的力量与勇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