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姜晓霞 嵇国强 本报记者 郑慧玲
咸菜腌制多久亚硝酸盐含量最低?市面上的西瓜又红又甜,是不是注射了甜味剂、色素?螺蛳重金属含量高不高?最近,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市食品安全监督协会,组织开设了“食品安全实验室”,委托浙江公正检测公司就老百姓最关心的这些问题做了实验。日前,实验结果揭晓。
咸菜腌制15天后吃最健康
浙江人喜欢吃腌菜。但没有腌透的菜里,亚硝酸盐含量高,只要人体摄入0.3-0.5克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那么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什么时候较低,食用最安全?
实验人员特地制作酱腌菜,观察、检测并记录接下来30天腌菜的颜色和亚硝酸盐含量。实验结果显示,腌制后的第一周,亚硝酸盐含量维持低水平,无明显上升;随后亚硝酸盐含量急剧上升,在第11天达到顶峰,几乎是第7天的11倍;11天后亚硝酸盐含量急剧下降,并在约两周后降至腌制前的低含量水平。
实验人员发现,有一个直观的方法可以判断亚硝酸盐含量。腌制当天瓶中白菜呈明亮的绿色,随后整体颜色变暗,绿色的菜叶逐步发黄。当腌菜基本看不出绿色,整体由亮黄变为暗黄时,意味着亚硝酸盐含量达到峰值,这是一个临界点,往后亚硝酸盐含量逐渐走低,再放四五天就可以食用了。
西瓜“打针”后3天开始腐烂
“有些西瓜看上去又红又甜,是因为有人给西瓜打了针,注射了色素和甜味剂。”这样的传言几乎每年都会出现,那么给西瓜打针真的有用吗?
实验人员事先准备了同一批次西瓜共20个,选10个作为实验组,分别注射甜味剂、食用色素,另外10个作为对照组。
首先用注射器将5毫升色素从实验组西瓜蒂头处注入,注射量不到一半时,色素溶液开始从针孔外泄,越来越难注入。拔出针头,针孔明显可见。约十分钟后,实验人员沿着针孔的位置切开西瓜,发现注射了色素的瓜瓤着色明显,而另一侧的瓜瓤并没有变化。
接下来的4天,实验人员每天切开一只实验组西瓜,观察并记录色素的扩散速度和瓜瓤的腐烂程度。结果显示,色素在瓜瓤内并未扩散。事实上,从第3天开始,针眼附近的瓜瓤就可见腐烂迹象,西瓜表皮呈现黑斑。注射甜味剂的实验西瓜在第3天也出现了变质迹象,第5天表皮出现白色霉斑。而同批次未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西瓜,在此期间表面和瓜瓤均无腐烂变质,气味和口感也正常。“实验表明,在西瓜内注射色素、甜味剂,会加速瓜瓤腐烂。也就是说,在溶剂未扩散均匀之前,西瓜已经烂掉了,”实验人员说,“所以市面上所售的西瓜,几乎不可能被注射甜味剂、色素。”
螺蛳吃头别吃尾
为检测螺蛳重金属含量,杭州市食品安全监督协会事先在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食品批发市场和超市采购了3批次螺蛳。实验人员对三个螺蛳样品头和尾的镉、铅、无机砷和总汞含量分别进行测定。
测试结果显示,三个螺蛳样品4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0.5mg/kg,符合国家限量标准的规定(0.5-1.0mg/kg)。其中,聚集食物和排泄物的螺蛳尾部重金属含量较高。如第1批次螺蛳样品中,尾部铅含量达0.49毫克/公斤,接近国家限量标准规定;第2批次螺蛳样品尾部的镉、铅含量,均是头部的6倍多。
专家建议,购回的螺蛳尽量吐净泥沙后再烹调,最好食用头部肌肉部分,丢弃内脏部分,以减少重金属在体内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