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昔日养猪场 今日观光园

嘉兴南湖区积极推进生猪养殖业转型

  □本报记者 金国栋
  本报讯 周末,位于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的森荣家庭农场迎来一拨又一拨的游客,翠绿的香樟树,可口的农家菜,令人们流连忘返。这家如今引来众多游客的农场,曾经是散发着臭气的生猪养殖场。农场负责人周凌峰说,从养猪场变为观光园,是走生猪养殖业转型之路的结果。
  像周凌峰这样走转型之路的生猪养殖户,在南湖区还有很多。9月下旬,记者来到该区大桥镇焦山门村采访时,村民张建良正在把刚采摘下来的葡萄卖给收购商。张建良说,2013年,他拆除了1000平方米猪舍后,转产种葡萄,今年,当初种下的6亩葡萄头一回开采,虽然产量还不高,种植技术也有待提高,销售市场有待拓展,但他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南湖区农经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湖区是嘉兴的生猪主产区,长期以来,生猪饲养量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养殖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生猪养殖业的减量转型势在必行。为此,从2013年开始,南湖区根据市里的统一部署,关停禁养区、限养区内的生猪养殖场(户),拆除违建的猪舍,引导和鼓励他们转产转业。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拆除近490万平方米违建猪舍,复垦率达95%以上。眼下,许多农户家房前屋后的猪舍被香樟、果树等取代,农田间的猪舍拆除后重新变为菜地。
  南湖区农业部门还通过组织农技首席专家与农户结对帮扶等形式,加快从事生猪养殖农户的转产转业。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全区近1.8万户养殖户告别猪舍走上转产转业之路,他们有的到企业上班,有的创办家庭农场,从事生态循环农业。截至今年上半年,在全区已注册的131家家庭农场中,有78家是生猪转产转业户创办的。
  南湖区以生猪养殖业减量转型为契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区里已把新丰镇竹林村“新07省道”等18个示范点和新丰镇“竹林-金章-横港”等6条精品旅游线列入2015年第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和精品旅游线建设。结合村庄规划,以新社区、示范点、农业园区(精品园)、农家乐等为载体,实现镇辖区内各点串联成线,沿线打造“美丽公路”,并使之成为区级精品旅游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