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专题

“一亩山万元钱”十大创新技术模式

NO.1铁皮石斛仿生栽培模式

  •   模式介绍
      我省是优质铁皮石斛的传统产区、产业开发的技术发源地、产业发展的集聚区,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截至2014年,全省人工栽培铁皮石斛约3万亩左右,约占全国的50%;以铁皮石斛为原料的药品与保健品有50多个,约占全国的70%,形成了从铁皮石斛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超过35亿元,约占全国的70%。铁皮石斛一举成为产销量最大的保健产品之一,并朝着百亿、千亿等级产业规模发展。
      铁皮石斛仿生栽培模式是以自然生长的树木为载体,利用树木枝叶遮荫,将铁皮石斛附生于树干、树枝、树杈上,仿照铁皮石斛自然生长环境生产原生态产品。它不与粮食争良田,不与林木争林地,属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
      例如,乐清市灵岩铁皮石斛合作社的吴呈勇,2011年3月在板栗树上种植铁皮石斛2亩,2012年收入20余万元,其中1棵胸径20厘米的板栗树收获铁皮石斛5公斤,以每公斤4000元的价格卖给上海游客,收入2万元。目前,该合作社铁皮石斛种植面积近200亩,投产后每亩年收入5万元,一次种植可采收5年。
      根据吴呈勇的经验,种植铁皮石斛,一要选好生产环境,适宜种植区域应该没有污染、坡向朝南、自然遮荫度在50%-70%;二要选好附生树种(选择附生树种原则详见下面的“技术要点”);三要选择耐低温种苗,适时种植,控制好水分,湿而不积水;四要根据客户需要及时采收。
      又如,位于萧山的杭州创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丁建丰,2012年5月在香樟树上种植铁皮石斛2亩(60株),2013年12月平均每株产铁皮石斛0.5公斤,生产原生态产品30公斤,以每公斤2000元的价格批发给客户,每亩收入3万元。2013年,他又发展20亩,2014年新增40亩。
      丁建丰的种植经验是:先择抗冻品种,确保安全越冬;每天喷水1小时以上。
     技术要点
      1.栽培环境
      铁皮石斛要求所处环境温暖、湿润、通风、透气,其中光照与温度为最主要的环境因素,自然遮荫度一般在50%-70%,光照一般为漫射光、散射光,光照过强、过弱均会影响产量与产品的品质。
      2.附生树种
      附生树种可以选择针叶与阔叶、常绿与落叶、光皮与糙皮树种,但不要选择树皮容易脱落的桦木等树种。铁皮石斛在香樟、杨梅、木荷、枫杨、黄檀木、枫香、梨、板栗、松树、红豆杉、杉木、柏木上都能很好生长,在毛竹上也能生长。
      3.栽培时间
      在我省,铁皮石斛宜在3-4月栽培,迟至5月下旬,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可提早至最低气温达到10℃时种植。栽培前,应清除林下的杂草和灌木,间伐劣势木,清除枯枝、细枝、过密枝、藤蔓和树干的苔藓、地衣植物等,将林分的透光度调整至35%-40%。
      4.栽培方法
      栽植用苗为1年或2年生苗,栽培时,在树干上每间隔35厘米种植一圈(层距),每圈用无纺布或稻草自上而下呈螺旋状缠绕,3-5株1丛,丛距8厘米左右。捆绑时,只可绑其靠近茎基的根系,露出茎基,以利于发芽,但也不能绑在茎基太下面,否则影响植株固定与直立甚至生长。
    推广成效
      该模式自2011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以来,短短3年,先后在省内的乐清、萧山、开化、莲都、临安、建德、景宁、松阳、庆元、遂昌、淳安等10多个县(市、区)建立示范推广基地1000余亩,投产后年亩产值超5万元。专家在指导铁皮石斛仿生栽培技术
    铁皮石斛仿生栽培作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